
求職時大學生雄心勃勃,說要為企業奉獻才華,與企業共同成長;入職后大學生熱情不再,說職場太復雜,實情跟原先想的根本不同。某機構針對工作年限在3年以內的325位大學生,開展了一項名為“快樂工作指數大調查”的調研活動,發現有73%的大學生不滿意當前的工作,更有81%的大學生表示自己當前工作并不快樂。通過市場調查并結合采訪情況,從中歸納出大學生初入職場最頭疼的十大問題,也是導致他們無法扎根于企業的原因所在。希望通過這...
對于職場新丁來說,最不愿意聽到客戶說的是“還像個學生”。的確,職場生態與校園氛圍有很大差別,初入職者需要在身份、心態、角色、儀態各方面做好轉變的準備。 新員工該如何進行角色轉換?聯想集團惠陽分部人力資源總監王寶海提醒:老員工與新員工最大的不同在于兩者對企業工作的認識和行為方式不同。 在心態上,老員工認識到自己是企業的一分子,做事要講責任、講團隊、講業績;而新員工往往以自己為中心,做事喜歡談個性、談辛...
(一)細節決定成敗 隨著社會的縱深發展,企業對人才的考察已非停留在專業、技能、經驗的需求,同時考慮人才的性格、合群、創新能力,注重細微功夫。可有些求職者不能真正領會“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古訓,導致求職敗北。企業用人緣何對細節管理情有獨鐘?一人力資源管理者舉例說:“員工接聽電話時,如果講話不小心,就有可能丟掉客戶。”而類似的現象,在企業發展中屢見不鮮。為減少企業管理的失敗成本,選擇人才時注...
記得當年畢業的時候,這是困擾著我和大部分同學的問題。那時候的就業市場還不錯,加上我們學校的專業在全國同類專業里面可以穩妥的排前三,其實并不存在offer的問題,大部分同學手里面都會拿到好幾個去選擇。這時候也會出現奢侈的苦惱:選什么樣的工作? 去年又參加了幾場面試,私底下聊起來,應屆生總會在若無其事扯出了一些其他閑話后,帶著一種地下同志接頭的緊張感和初戀告白的羞澀感,問出這么一個問題:公司到底能給多少錢...
一、走出圖書館。大學是四年的人生經驗,不是高學分,課外活動常常和功課一樣重要。 二、在你的宿舍里開始做生意。雅虎、谷歌都會爭先恐后地買你弄出來的網站。谷歌本身就可以歸于大學宿舍里誕生的買賣。 三、別債務纏身。在普通大學和名牌但昂貴的私立大學之間,最好選擇前者。從個人前途上看,無債一身輕比花錢買個名牌要有利得多。 四、積極參加校園的活動。通過這種活動,可以學會怎么理解、幫助別人,滿足別人的需要和別人...
畢業生首先必備的是一份簡歷,一份求職信。一分“推銷”自己的簡歷一、兩頁紙就夠了,冗長的簡歷往往被招人聘人隨手擱置一旁。簡歷要避免錯字、別字和拼寫錯誤;要突出自己的能力、專長或師從的著名教授。切忌面面俱到,要突出重點,使用人單位在最短的時間里就能了解應聘者最主要的內容。 簡歷不要花里胡哨,如果是電子簡歷,不宜帶任何圖案的點綴,以免被單位的服務器當作病毒拒收。寄簡歷的同時,應附上一封簡要的求職信,概述一...
大學生面談要么話太多要么裝懂 一家貿易公司現場招聘一名人事專員和行政助理,吸引了不少大學生。每個大學生在遞交簡歷后,招聘主管都要問兩個問題:“你為什么要應聘這個崗位?”“你覺得你的優勢在哪里?” 在回答這兩個相對開放的話題時,不少大學生都回答得頭頭是道。鄧忠明說,有的學生大談現在單位人事部門存在的不足,有的則說自己如何了解這個職位。有的學生在面談時,又表現得太過活躍,招聘負責人問一句話,他就是滔滔不...
經常有人問我第一份工作如何選擇。說實話,這是個我不會回答的問題——因為我總覺得只有不得已的才是最終的選擇,換言之,我傾向于相信“自由選擇只不過是一種幻覺而已。”我經常覺得自己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沒辦法不隨波逐流。然而,要是有人問我,第一份工作中什么最重要?那我卻有一個明確的答案,那就是——事無巨細,一概玩命做好。 前兩天在健身房跑步的時候看到一個電視節目,其中一位目前已經功成名就的女導演提起自己大學畢...
- 6419
-
2 職場勵志故事1646
- 1451
- 1239
- 1229
- 1216
- 1130
- 1108
- 1065
-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