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2005年畢業的,偶爾來這里看看,不常灌水。今天來隨意寫下一些,如果對各位有任何的幫助,是我衷心所愿。 1。考研與就業: 2004年的暑假,我和大多數人一樣,艱難的抉擇,究竟是考研還是找工作。憑良心說,如果我選擇考研并不是因為我真得很想讀書很想深造,而是我害怕接觸社會,想再窩在學校幾年。所以,雖然我非常不喜歡我這個專業,我還是決定做個鴕鳥,情愿去干我唯一最擅長的事情-讀書。現在想起來,當時太不了解自己...
我壓抑住內心的狂喜,用平靜語氣告訴他,還要再仔細考慮一下,周日再答復。 第二天在和臺灣老板見面之后,我同意了。6月1日去上班。 我是廈門房地產行業的普通的一個經理,2007年6月1日開始進入這個行業,馬上就4年了。 4年,相當于又上了一次大學,又是一個起點。 4年,從廈門,到上海,再回到廈門,痛苦并糾結。 4年,吃過多少苦,有過多少故事…… 在這個歡樂的日子,想寫些文字,記敘一些以前的經歷和心情。 如果不是我...
我曾經與部門里一個哥們對掐,掐的理由挺有意思的:哥們認為一個新員工來了之后部門需要指定一個師傅,可以溫暖新員工的心,并有效指導新員工迅速進入狀態;我的意見是這事兒有成本,而且我們既然從來沒招過應屆生,那么必須相信作為一個有經驗的人會對自己負責,無需特別引導,有問題問到哥幾個再解答就好。最后哥們痛訴我玩世不恭憤世嫉俗,我鄙視哥們書生意氣清談誤國,然后各自散去該干嘛干嘛了……實際上我倆都需要長期出差沒時...
在漫長的職業發展過程中,如果沒有目標地屢次更換不同的職業,失去了積累的過程,就會徹底失去競爭力.當前流行著一個新詞--職場“雜工”,指的是不停地轉行,更換多種職業,最后卻發現自己無論在其中的哪一行都不具備優勢,之前充當的都是“雜工”角色.記者了解到,這類職場人士不在少數,他們每一次轉行都可以找出很多“迫不得已”的原因,也有很多時候是當事人自己的意愿和選擇. “打雜”越打越“砸” 先后做過服務員、保險業務員、家電促...
您在為自己做職業規劃時,是否考慮了以下幾個相關因素?您具備怎樣的實力,您有怎樣的素質,您的自身潛力在哪里等等. 一、心理因素理想職業之基礎 性格決定命運,腦袋決定口袋.這一點您了解過嗎?可是,在選擇職業時您仔細想過沒有,您的性格是否適合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時下,本科生掃地、碩士生賣貨、博士生打雜.初聽感覺笑口難掩,可是細細想來不免有種淡淡的悲哀.誠然,上述群體學歷頗高令人羨慕,但是最后的結局卻讓人大跌眼鏡,發人深省.一...
人生職業生涯規劃是從人的生存與發展需要和個人興趣出發,確定個人的職業生涯目標.根據個人的素質、能力氣質、性格特征選擇合適的職業.順應產業和行業發展的需要選擇中意的職業崗位.為達到職業目標所進行的職業道德觀念、專業知識與技能,或一般管理知識與技能的教育培訓和職業工作規劃. 如果你職業規劃的目標是成為一個掌握上億元資產公司的總經理,你就要把這個規劃分成幾個中等的規劃,如什么時候成為一個部門的主管,什么時候成為一...
職業生涯規劃有助于幫助自己確定職業發展目標.通過分析,認識自己,了解自己,估計自己的能力、智慧以及性格;找出自己的特點,有效的職業生涯設計,必須是在充分且正確地認識自身的條件與相關環境的基礎上進行.對自我及環境的了解越透徹,越能做好職業生涯設計.沒有明確的選擇的時候,有時候等待也是正確的. 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需要切實可行的目標,以便排除不必要的猶豫和干擾,全心致力于目標的實現.如果沒有切實可行的目標作驅動力的話,...
一聽性格劣勢,大多數人會想到內向,不善言談等關鍵詞,按一般人的觀念,在開放的社會中,這樣的性格容易失去不少發展機會。但在科學的職業發展觀中,各種性格都有其用武之地,即便像陳景潤這樣性格十分孤僻的科學家,也能舉世聞名,這證明了性格絕不是阻礙職業發展的"硬傷"。赫敦職業顧問發現,性格與職業不合所產生職業困惑,占據了職業障礙的67%,找到與自己性格相投的職業,成了一個普遍的問題。 赫敦職場案例 Arthur在快速...
80年代,人們對“個人品牌”毫無概念,為人處事的好與壞僅靠口口相傳;來到90年代,一只名叫OICQ的企鵝讓內秀的中國人從此打開了話匣子,各大BBS更是風靡一時,人們開始談天說地,隱約感覺到需要點什么來更有效地進行社交于是,名片成為了最直接個人品牌的展示。 而今,生活節奏加快,在網絡全面普及、微博和SNS大行其道之下,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開始意識到在社交網絡建立一個完善的個人品牌,將是21世紀職場社交的主旋律...
- 6419
-
2 職場勵志故事1646
- 1451
- 1239
- 1229
- 1216
- 1130
- 1108
- 1065
-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