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逾2100名“海歸”參與了本次調查,其中留英“海歸”比例居首位,占調查總量的27%。調查顯示,“海歸”海外求學以攻讀本科、碩士學位為主,其中取得碩士學位的“海歸”占59%。70%的“海歸”主動選擇回國就業,并不是因為海外就業市場蕭條,而是源于國內職場的巨大潛力等因素。37%的“海歸”認為國內經濟發展迅速,職業發展潛力巨大;另外35%的“海歸”則希望和家人團聚。 盡管受全球金融風暴影響巨大,金融類外企依然是“海歸”就業...
“高考狀元”很多年來都是個香餑餑,名牌大學也將其視為人才,爭相錄取。而美國的名校對所謂的“高考狀元”多是不特別重視,如果一名高中生僅憑考試的高分數、而其他表現平庸就能進入哈佛,哈佛大學恐怕會被教育界人笑掉大牙、會被社會輿論炒翻天了。 在美國的大學招生體系中實際上是沒有“高考狀元”這一概念的,當然大學在招生中第一項指標是考核學生的學識基礎,學生考試的分數占據了重要的位置,但與“一考定終身”不同的是,...
案例:單位的小鄧被開除了,大家都很震驚。 小鄧是個勤懇實干的人,來公司不久,他的業績和敬業精神就贏得了公司同仁的普遍認可。只是,隨著他和同事的關系越來越熟,其身上的一些毛病也慢慢顯現。其最大的毛病就是虛榮心很強,愛表現,夸夸其談。他還對別人的隱私很感興趣,尤其是對女性的隱私。他的這個毛病猶如定時炸彈,終于在一個中午爆發了。 那天中午,大家都出去吃午餐了,只有他一人在辦公室整理資料。一位女同事的手機...
1、知識更新非常快,大學一畢業就已經有40%的知識過時,一年不讀書80%過時,三年不讀書99%過時。這就要求我們不間斷閱讀,每年每月每星期每天都要閱讀,只有長期的閱讀才能不被淘汰;也只有長期閱讀,才能保持“知識力”和對職場的新鮮感。 2、讀書要有選擇性,要讀歷經滄桑仍被奉為經典的書籍。書太多了可好書并不多,所以大家要有能夠選擇好書的能力,很多時髦的書籍炒作的成本很大而真正的可閱讀價值太小。經驗告訴筆者經典的書...
第一是外表 地球人都知道,長相好、氣質佳的人更容易成功,不僅是在情場,職場也一樣。所以千萬不要以為有能力就可以包打天下,并不是每一個丑女貝蒂都有那么好的運氣。從今天起,麻煩你還是把外表放到第一位,用服裝、珠寶、化妝品讓自己變得天生麗質……只有既漂亮又有才的女人才會變得無堅不摧、無往不利。請相信,沒有一個男領導或者男同事喜歡與邋遢的黃臉婆共事。 第二是自信 就算職場真的是男人的天下,你也沒有必要表現...
他們沒有神經,沒有痛感,沒有效率,沒有反應;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見;對批評和表揚都無所謂,沒有恥辱感和榮譽感;整個人猶如橡皮做成的一樣。他們被稱為職場“橡皮人”。 職場人緣何“橡皮化” 日前,一項有4734人參與的調查顯示,91.0%的受訪者確認身邊存在“職場橡皮人”,其中14.2%的人表示有“很多”,41.8%的人表示“比較多”。 這些“職場橡皮人”有哪些癥狀呢? 癥狀一:被職場潛規則同化 小王研究生畢業后留在本校辦...
“先就業”還是“先擇業” 到底是“先就業”?還是“先擇業”?在接受調查的上千名應屆畢業生中,六成畢業生對此選擇“相當模糊”,模糊的原因是畢業生觀點沖撞激烈。 反對“先就業后擇業”的畢業生認為,一旦當你踏入某個領域工作后,真正想要跳出來肯定難如登天,轉行不是輕易說轉就能轉的,沒有經驗積累,誰要一個“門外漢”?對“先擇業后就業”,不少畢業生也有不同觀點,認為如果這樣做后果很可能是畢業后的很長一段時間,甚至...
誰不想準時下班,可現實中總是有很多無奈。隨著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城里的房價不斷水漲船高。許多公司為了節約成本紛紛決定遷址城外,如此一來,每天擠公交和地鐵還是成為了眾多白領們每天上下班既頭疼、害怕,但卻又必須經歷的例行折磨。 推遲下班:為了不做那一小根“沙丁魚干” 夜月 法務 無法準時下班?其實這事很無奈。 公司在城西,家往城東,我每天早晚都要穿越整個城市,從東到西上班,從西到東下班。和眾多的白領一樣...
終于有一天,昔日的小白領變成了大白領兒,才發現生活壓根不像原本想象的那般美好。掙更多的錢,意味著干更多的活兒,加更多的班,肩負更多的責任。房子是買了,每個月該交的貸款一厘都不能少。車子也買了,每個月要花一大筆錢養車。至于泡酒吧,早就沒那個閑情逸致了。用我的北漂女友的話說:“領兒再白有個屁 用,還不是生活的奴隸?” 我有次和某好友的妹妹聊天,她撇撇嘴說:“姐姐一個月賺差不多一萬塊,結果比以前更摳門兒了...
- 6419
-
2 職場勵志故事1646
- 1451
- 1239
- 1229
- 1216
- 1130
- 1108
- 1065
-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