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企業,在越來越重視員工培訓的同時,開展的員工培訓逐漸呈現出知識化、高科技化、社會化等五大趨勢。 具體解讀與您分享如下: 趨勢一:企業員工培訓更加知識化 成功的企業將培訓和教育作為企業不斷獲得效益的源泉。 學習型企業的最大特點是:崇尚知識和技能,倡導理性思維和合作精神,鼓勵員工通過素質的提高來確保企業的不斷發展。這種學習型的企業與一般企業的最大區別就是,永不滿足地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通過不斷學習...
升級圈子的能量 人脈,是職場的重要資源。不管你是否情愿,都無時無刻不被圈在一個個圈子里。而這些圈子在微博的推動下,正在變成越來越小、越來越精細的分子。 不管谷歌還是百度,在精確找人上都不如微博更強大。更關鍵的是,不但“找”,而且能“到”,哪怕你想找的人壓根兒就不認識,甚至是某個名人,只 需一條私信,或者@,就能讓你進入他的視野。好友之間互相引薦,在這個平臺上更不費吹灰之力。而且,哪怕你并不去刻意尋找...
編者按:職場人士,特別是職場新人,會收到各個來源的職業建議。面對如此多的建議,你能夠有效地甄別優劣嗎?文章提供了5個過濾信息的思想管道,讓你排除糟糕的職業建議。 “福布斯”最近的一篇文章進行了一次在我看來非常精明的觀察:“昂貴大學教育的價值的最好證明或許是它是否給畢業生提供了甄別所有當他們進入社會時會阻礙他們的糟糕建議。” 例如,一位創意寫作教授告訴詹姆斯·帕特森“遠離小說”。最暢銷的小說家去年通...
大家是否正面臨著,銷售業績正處于逐漸下降的態勢?社會化媒體上的追隨者漸行漸遠?甚或職業生涯踏上了下坡路等形式的考驗。現實生活中,任何人都可能遇到 這些問題的困擾。盡管自身情況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但與從前相比,現實需求卻出現了很大的差別。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很明顯,這里面肯定是 有事情發生了變化,但問題的關鍵是它到底是什么呢? 實際上,包括產品、服務、事業、宣傳口徑、品牌、推廣措施、網絡日志...
別看當今媒體中長篇巨幅描寫的都是所謂的“精英分子”,其實在各行各業中大多數是些勤勤懇懇、只求平穩不求聞達的“老黃牛”。倒不是現代人的革命覺悟提高了,實在是因為現在裁員、下崗成了時髦的事,能保住飯碗已屬萬幸,誰還敢奢望出人頭地呀?況且,許多行業競爭激烈,老板們整天琢磨著怎樣削減成本,能夠大展拳腳的項目少之又少。同時 ,高職位人員不敢輕言跳槽,因此沒有多少空缺留給低層人員。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裁員潮的幸...
據中國科學院究報告顯示: 2010年6月畢業的630萬大學生中,到2010年10月底還有至少300萬還沒有找到工作;而已經找到工作的大學生中至少160萬的工作職位相當于中學生直接就業的職位,也就是至少460萬大學生陷入了就業十分艱難的狀態。而這四百萬將加入到2011年的600多萬的畢業生之中,共同“搶飯碗”,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根據前幾年招生數據推算,今后幾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將保持大幅度的增長。由于今后幾年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
你可能不是銷售高手,也可能不是技術專家。但你必須成為了解公司運營和業務的高手,了解公司盈利的關鍵點。 1 、人力資源管理必須關注三個標準 三個標準簡單地說,一是利潤;二是成本;三是時間。人力資源管理者必須把自己看作是經營者,所以在規劃或實施人力資源管理項目時必須關注項目的財務指標 ,必須能為企業創造利潤,必須能為企業降低成本或控制成本,必須注意時間,講求時效。 2 、任何事都應當先規劃再執行 人力資源同...
一名優秀的理財師要做到三個“離不開”,即理財師離不開銷售,銷售離不開客戶,客戶離不開服務。 曾被不少銷售人員奉為圭臬的《細節決定成敗》,也是利得上海財富管理中心投資理財部副總監趙莉很喜歡的一本書。“金融從業者除了良好的個人品德和職業操守外,其實沒什么秘密可言,關鍵還是重在細節的服務。”北京大學大公司管理專業畢業的趙莉,先后就職于銀行、保險公司和第三方理財等金融機構,涉足的金融產品門類涵蓋銀行、保險...
- 6419
-
2 職場勵志故事1646
- 1451
- 1239
- 1229
- 1216
- 1130
- 1108
- 1065
-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