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趙,省內名校畢業(yè),在位于濱江的一家合資企業(yè)工作已經是第三個年頭。 作為銷售部門的主力,小趙一心想著得到銷售主管的職位,讓自己過把職業(yè)經理人的“癮”。年后公司開會制定了第一季度的指標,小趙領到老板的“軍令狀”是,到三月底完成業(yè)績較年初時增長十五個百分點。 為了早日升職,小趙廢寢忘食地在省內四處跑業(yè)務,同時幾乎用盡了私人的資源,終于,上周一他興奮地發(fā)現,自己不但完成了任務,而且還超出預想:自己...
報載:“清華提養(yǎng)老改革方案:2030年退休年齡延至65歲”。在網上找到“清華方案”,細細拜讀,其實這個方案中的主體部分,亦即“國民基礎養(yǎng)老金+個人儲蓄養(yǎng)老金”所謂“二元制”的設計,我是基本贊同的。當然其中有些細節(jié),還可以再討論。但是,遺憾的是,其中的第五部分“提高領取養(yǎng)老金的年齡”,再次提出從2015年開始,先女后男,到2030年將領取養(yǎng)老金的年齡延遲到65歲。于是就有了以上所說的媒體文章的標題,將公眾的注意力...
就像很多其他管理者一樣,你也許非常認可“公開表揚,閉門規(guī)過”這句俗語。因此,當員工做了對團隊來說產生消極影響的事情的時候,你通常會私底下找他談話。但是,你是否意識到遵從這樣的原則可能給你的團隊帶來危害,因為它在很大的程度上削減了團隊成員責任歸屬的清晰程度,影響了團隊決策的質量以及團隊的自我控制力。。 好的團隊在共同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應該彼此信賴、共同決策、協(xié)力合作,對于那些很明顯的有損于團...
績效考核已經被大部分的企業(yè)采用,成功的提高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但是企業(yè)管理者在實施績效考核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誤區(qū),這些誤區(qū)會導致績效考核的結果與事實偏離,不僅會影響管理者對員工的印象,而且會打消員工的積極性,那么,企業(yè)管理者在績效考核中應避免哪些誤差? 一、近期效應 評定者對被評價者的近期行為表現往往產生比較深刻的印象,這樣,明明是對被評價者半年的績效評定最后可能變成對評價者近幾周的績...
家族企業(yè)最大的特點是,家族和企業(yè)兩個體系交織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家族作為一個團體,也會有它的意圖所在,包括家族如何看待家族和企業(yè)之間的關系,如何看待家族的未來,如何看待家族成員在企業(yè)中應該承擔的責任和角色,甚至有些家族會有成文的家族約定和家族憲法。家族意圖和企業(yè)愿景之間必須要相互匹配。 國內企業(yè)所面臨的挑戰(zhàn),是所有者家族缺乏明確的家族夢想和家族意圖,家族內部成員主要依靠親情和...
善于帶領團隊的人,能夠將大家所期望的未來遠景著上鮮麗的色彩。在實際工作中,雖然我們每個促銷主管工作中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但還有期共同特征,那就是:有正確的判斷力、有野心、有決心,敢于冒險創(chuàng)新,勤奮工作,有時候也會懼怕困難,但渴望成功,同樣也需要運氣。 主管工作就像“愛”一樣,可以有許多種詮釋也理解,以下幾點以供共勉: 一、鼓勵 常 人說“好主管是最會打氣的人”,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工作...
一年一度準時上演的“金三銀四跳槽大戲”即將落下大幕,很多白領在跳不跳槽的問題上依然在糾結,很多企業(yè)也在苦惱居高不下的員工流失率。 男性更具耐性 男性和女性誰的耐心比較好,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女性,而在職場上顯然不是這樣。根據獵聘網的調查顯示,在一家公司工齡為30年以上的員工中,九成是男性。“我最初來這家公司的時候剛本科畢業(yè),從最底層做起到現在的位置,已經超過30年了,呵呵,我算是夠專一的...
管理只有好壞之分 離開校門后,我經歷了失業(yè)、創(chuàng)業(yè)、上市、退休的整個過程,而且我的主營業(yè)務又是科學的團隊銷售技術咨詢,每天談話的對象幾乎都是企業(yè)家及企業(yè)的高管,因此接觸了形形色色的企業(yè)家和企業(yè)。 除個別例外,企業(yè)家大都是情商很高的人,他們都擅長體會別人的感情需求。和企業(yè)家聊天,感覺會很輕松,既能感受到其魅力,又容易被他們說服或折服。久而久之,根據所在行業(yè)和談話風格,我漸漸發(fā)現他們可以被歸...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以下簡稱 《司法解釋(四)》)于2013年1月18日頒布,于2013年2月1日正式實施,已經開始對我國勞動爭議案件的司法審判工作進行規(guī)制。筆者就個人對該司法解釋的理解,及其對企業(yè)員工關系處理的影響談如下體會: 《司法解釋 (四)》重點規(guī)制企業(yè)與員工關于商業(yè)秘密保護與競業(yè)限制事宜 《司法解釋 (四)》共15個條款,去掉第15條關于該解釋實施范圍的規(guī)定,...
但是這種誤會,必然是事出有因的,我大概估摸著是結尾那一段描述吧,看著挺官方和商業(yè)化的。其實無他,我就是對這段話特別有感覺,遂偷個懶每每寫完文章就粘貼復制過去,沒想到還引起誤會了。所以說這人還真不能偷懶,想偷個懶就會馬上被識破。 我這個人腦子亂七八糟的想法比較多,總感覺摸不到世界、自己的真實一面,總想到找到最真實的理由或解釋。 什么事到我這里我都會問為什么會這樣呢?是什么原因導致這個結果或...
- 6419
-
2 職場勵志故事1646
- 1451
- 1239
- 1229
- 1216
- 1130
- 1108
- 1065
-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