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求職不妨嘗嘗“三明治”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就業壓力迫使許多大學生擠上考研、考博“獨木橋”。針對這一情況,市勞動保障局局長祝均一上午接受記者采訪時建議——求職不妨嘗嘗“三明治”
今年上海地區考研報名已經結束,8.4萬名人數創下歷年最高紀錄。東華大學和上師大調查顯示:本科生中決定考研的占到42.0%。究其原因,有54.5%的人稱自己“迫于就業形勢”,希望通過考研“增加就業競爭力”。還有的學生表示,碩士畢業后如果找不到好工作,那就再讀博士。
伴隨著2004年新年鐘聲的敲響,高校畢業生求職高峰又來臨。
是否學歷越高就業競爭力就越強呢?是否擠上考研、考博“獨木橋”后求職更容易呢?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祝均一上午接受記者采訪時建議,青年人不妨為自己制定“三明治”式的職業發展計劃,也就是說,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兩者間隔、交錯進行。而一個既具備專業知識又富有實踐經驗的人,是職場上的搶手人才。
上海開展青年職業見習計劃已有兩年,和德國的“雙元制”、瑞典的見習補貼計劃、美國的“職業展翅計劃”都有相似之處。上海的700多家職業見習基地都是國內外知名企業或行業領頭企業,有相當一部分是世界和中國500強企業,如西門子公司、GE公司、德爾福汽車空調公司、友邦保險公司等,提供各類技術、管理崗位共4058種。見習期從3個月至一年不等,其間學員的生活費由政府“買單”。
到目前為止,上海參加職業見習的青年已達24600余人,大專以上學歷的約占一半,其中又有60%為大學應屆畢業生,見習后一次性就業率比見習前提高了一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