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來非語:企業(yè)管理之賞罰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為了幫助大家訓練有承擔錯誤的勇氣,認識“自作自受”的法則,順利完成由成長到成熟,進而獲得成功的生命歷程,適當?shù)模m量的,適時的獎罰是有必要的。
大家都知道,很多人用火爐來比喻企業(yè)的規(guī)章制度,我認為是比較恰當?shù)摹<偃缗龅交馉t,就會被燙傷,它代表制度有警示性的作用;不論是誰碰到火爐都會燙傷,說明制度的公平性;只要碰到火爐,就會立即被燙傷,體現(xiàn)出制度的即時性。
通過火爐現(xiàn)象,我們可以知道,只要違反了紀律,就會受到懲罰。紀律面前人人平等;對違反紀律的行為要即時處理。也就是我所說的,適當,適量,適時的原則。
對員工的獎罰,我們應該采取“獎其長而指其過,勸令痛改前非,不肯輕率棄絕”的態(tài)度。
憑什么賞罰?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在他的《人類動機的理論》書中,首次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他把人類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需求等五個層次。在這本書中,馬斯洛還指出,人在滿足了一個層次需求后,就會期望著更高的需求。
人們通常說的“饑寒起盜心,飽暖思淫欲”,就是這個意思。
現(xiàn)在,很多企業(yè)里推行的目標管理、績效考核等業(yè)績評價工具,就是根據(jù)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來設計的,希望通過一系列的評價方案和激勵措施,來改善員工們的工作狀態(tài),提高工作效率,以增加企業(yè)的利潤。希望以績效考核的結果為依據(jù),來對員工進行升遷任免,以及獎金的發(fā)放等等。
國內(nèi)外有些大型的企業(yè),如美國的摩托羅拉,瑞典的愛立信,加拿大的北電網(wǎng)絡,臺灣的明基,我們中國的海爾、TCL、聯(lián)想等公司的成功案例,都在使用這些管理工具。我只能說,暫時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沒有量化就不能衡量,沒有衡量就不能管理。是很多企業(yè)家信奉的教條。包括我們的政府,也開始實行績效考核了。曾經(jīng)在報紙上看到,某地公安局為了加強對110出勤的管理,以每天跑多少公里路程,作為對他們出勤和工作量的考核指標,結果110的警車,每天有事沒事都在鬧市中跑來跑去。
我對企業(yè)里過分的依靠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來管理員工,是持反對意見的。原因是,我看到很多推行并使用這些工具的企業(yè)里,員工的壓力很大,氣氛很緊張。
在這些企業(yè)里,如果想獲得更多的收入,你就必須更多的銷售額。如果想升職,就得使你達到公司制定的工作目標。如果工作業(yè)績沒有達標,你被末位淘汰……
雖然許多公司的工作目標,是員工們一起討論而制定出來的。表面看,似乎是非常人性化的,是合乎邏輯的。
但是,各位企業(yè)家心里應該都很清楚,每個公司的資源都是有限的。每個員工或部門,為了達成績效考核指標,都希望能夠獲得盡可能多的資源,或者支援。因此,公司內(nèi)部爭奪資源的事情,在所難免。最后的結果,就會出現(xiàn)同事之間惡言相向,上下級之間的關系非常緊張。
由于公司在推行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很多人就會在工作目標的設置上,與公司討價還價。
大家都知道,績效考核中的目標都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員工們會怎樣對待呢?他們每周或每月,在你給他們考核之前,都在計算自己的達成率,思考如何將達成率“精確”地控制在80%-81%.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此外,為了達成考核指標,維護個人的短期利益,我們的員工很可能會對客戶做出虛假的承諾,甚至損壞公司的利益。從公司的銷售報表上看,他連續(xù)幾個月都完成了公司的銷售目標,達到了公司的考核指標,可以拿高額的提成了,可以得到職位的提升了。
可是,在他用心“耕耘”的市場上,可能會留下若干個“定時炸彈”,來歡迎繼任者。為了“排雷”,繼任者,可能會“犧牲”在戰(zhàn)場,可能使用公司用更大更多的資源。
各位,在你的企業(yè)里,有沒有這樣的“雷區(qū)”?這樣的公司有沒有利潤?
一旦實施了績效考核,員工就會為達成目標中的數(shù)字而努力工作。因為達成了數(shù)字,就意味著可以得到高薪水或高職位。他們做的只是在努力地與你玩數(shù)字游戲,而不會真正地深入他們的工作,也不會用心去改善工作業(yè)績和提升生產(chǎn)效率。
績效考核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只注重短期的績效,忽視了長遠的規(guī)劃;使員工恐懼、消沉、灰心、自卑,甚至沮喪,沒有安全感,也談不上對企業(yè)的歸屬感;它會造成員工之間惡言惡語、相互猜忌與防范,很大程度上破壞團隊精神,無形中助長了員工之間的對立和斗爭。
這種情況下,你相信這個績效考核的結果會公正、公平、合理嗎?
績效考核,能為我們實現(xiàn)“合理獎懲、論功行賞”的美好愿望嗎?
胡蘿卜加大棒子的手段,是用來馴服驢子的,現(xiàn)在,我們卻想把它運用到人的身上,簡直就是侮辱人性。
目標管理容易讓員工追求短期利益而損害長期利益。如果堅持認為,員工就是為錢才會努力工作的觀點,過分強調(diào)金錢、物質等外在激勵,只會讓員工內(nèi)在激勵逐漸弱化,進而變得越來越依賴外在激勵。就需要老板不斷的增加砝碼,給本是員工分內(nèi)的工作多付出成本。
我們應該在企業(yè)里,建立高度信任的工作環(huán)境,通過真正的領導來激勵員工,讓員工具有責任感和奉獻精神。我們首先要相信,每個員工都具有內(nèi)在的努力動機,而不應該只看到員工的自利性。
企業(yè)家的主要工作不是約束員工的自利行為,而是要激發(fā)員工超越自利性追求。假如企業(yè)家缺乏一種責任感和獻身精神,就很難激勵員工。企業(yè)的生命力與企業(yè)家倡導并實踐道德的程度是成正比。
這也就是說,企業(yè)家必須具備卓越的見識,長遠的目標,高尚的理想,是與員工得以合作的基礎。
我們應該走出考核的死胡同,通過明確的使命和愿景,來激發(fā)員工的責任感和內(nèi)在動機。通過明確的企業(yè)價值觀,來甄選人才,引導并規(guī)約員工的日常行為。通過企業(yè)文化的建設,來強化員工 “家的觀念”,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家”,堅持這樣的信念,才是提高企業(yè)生產(chǎn)效率的重要途徑。
我說倡導的企業(yè)領導,是更側重關注員工的行為和努力程度,而不是最終的結果。在以員工在公司迅速擴張中,仍超乎尋常地保持“亢奮”和“戰(zhàn)斗欲”著稱的阿里巴巴的價值觀是客戶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誠信、激情、敬業(yè),被喜愛武俠的馬云稱為“六脈神劍”。每年年底的考評當中,價值觀考評權重占五成以上。
倡導企業(yè)的“家文化”領導,可以走出目標管理、績效考核的“離心離德”的困境,避免與員工 “斗智斗勇”局面。通過明確的企業(yè)使命與價值觀,以及對員工發(fā)展方面的高投入,以贏得員工與公司“同心同德”的理想結果。
績效考核
公是公開,公正,公平的意思。這里講到賞罰,有企業(yè)家說,我最喜歡罰員工的款了。那“賞”的時候呢?我相信你們只要認為值得,肯定也會大大方方的去賞。
我要講的是什么?這個賞罰的標準,落在這個“公”字上面,是讓大家來決定,那些人該賞,那些人該罰。
通過前面的講解,各位可以發(fā)現(xiàn),在我的企業(yè)領導思想體系里,是沒有績效考核這個說法的,或者說,即使有績效考核,它們占的比重是很少的。
因為我自己也實施過所謂的績效考核,績效評估。其實上,是很難落地,都沒有幾個人服氣,是勞民傷財?shù)氖虑椋瑳]用啊。
有人會問,沒有績效考核,那這個企業(yè)怎么管理啊?
員工不是用來管理的,員工需要的是我們的領導。我們要相信一句話,“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假如,今年我們的企業(yè)經(jīng)營狀況很好,大家一致通過,拿出一千萬來進行獎勵。這個一千萬怎么分?不要老板來說,大家來解決,按照我們“嚴紀律”里講的,規(guī)矩是大家定出來的。根據(jù)大家的規(guī)矩來分,就這么簡單。
我們是不太講績效考核的。分配的標準在各人的心里,每個人都是在憑著自己的良心在做事情。不要問良心值幾個錢,良心永遠是最值錢的。將來,也許十年以后吧,大家會重新?lián)炱稹傲夹摹边@把尺子的。
假若你公司里,有人員工工作勤勤懇懇,非常搏命的在外面去開拓市場,不幸的是市場基礎太差了,競爭對手太強了,他能夠使用的資源也很有限,他負責的市場,占有率只有3%。
如果按照所謂的績效考核,按照你的發(fā)貨量,回款量,按照你公司的利潤率來講,他能夠拿多少錢?甚至你可以想象,他做得一大半的時候,很有可能他就自己走掉了。
為什么呢?因為他知道回公司的結果,不僅沒面子,而且又拿不到錢,很有可能還會被羞辱一番。干脆不干了,走人了。
人走了,你的市場還得繼續(xù)做。再派一個人去,結果會怎么樣?可能還是搞不起來。這個人會堅持做下去嗎?
我想很玄。這個人看到前面那人的結局了,他也會沒有信心做下去。
所以回到起因上來,你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是以一個什么樣的心態(tài)來經(jīng)營企業(yè)的,是不是真正的,把它當一輩子的事業(yè)來做的。
我這堂課是針對真正的企業(yè)家來講的,不是講給那些生意人和商人聽的。因為生意人講究“唯利是圖”,那樣的課程,我不會講。
用我們企業(yè)的價值觀去引導員工,用我們的企業(yè)文化去教導員工,用我們的道德規(guī)范去約束員工。只有這樣子,你的員工才是心服口服的。所以在我講的獎罰里面,重點是獎,罰是比較少的,而且罰并不是用的經(jīng)濟上的懲罰。
賞罰自在人心,我們只是要指出來,他這樣做是符合企業(yè)的道德標準。如果大家都道德觀念,就不會輕易犯錯誤。即使偶爾犯了,他也會不斷地自我反省。
通過獎罰,讓員工看到自己的這個行為,現(xiàn)在和我們的行為規(guī)范是有多大的差距。通過道德教育,要讓他生起慚愧心,羞恥心。知恥而近乎勇。有了羞恥心,才能發(fā)起改過的勇猛心。才能痛改前非。
罰的手段有很多,比如說,罰他抄書,讀書,講書,寫讀書心得,并且張貼在公司宣傳欄上。等等很多,各位可以舉一反三。
我們員工用得比較多的是,對工作有過失的人,第一次,在他部門里讀《孝經(jīng)》或《弟子規(guī)》,根據(jù)所犯過失的具體情況,選擇讀本。第二次,抄寫一本經(jīng)書,第三次,對所在部門員工講解對一本經(jīng)書的理解和認識。
我們的獎,也不是現(xiàn)金或股份。而是將給大家認為值得獎勵的員工,一次學習機會,比如送他一本書一套光碟,送他外出培訓,送他去參加認證資格的學習。把獎章、獎狀寄到他的家里,公費請他的家人到公司參觀,請他的父母妻子參加公司的慶典、晚會,或者是表彰大會。等等。
當然,這些獎罰的規(guī)矩,必須是員工們自己定出來的,并且在入職培訓時,都要跟新員工們講清楚,認同我們的企業(yè)文化就請留下來。
獎罰多少錢沒關系。當年中國共產(chǎn)黨打天下的時候,沒有工資,沒有獎金,沒有加班費,沒有給你許諾了將來加官進爵,大家都是無私地在奉獻,結果呢?中國共產(chǎn)黨解放了全中國。
我們對員工行為的獎罰,是要讓大家明白,我們在倡導這個理念,而且我們是真的這樣做的,我們說到就做到。我們要旗幟鮮明的,大力提倡什么?堅決反對什么?我們鼓勵什么樣的人?我們鄙視什么樣的人?我們欣賞什么樣的人?支持什么樣的事?
讓大家明白,獎罰是一視同仁的。
在臺商王錦文的企業(yè)理倡導“非孝子不用”。他們在招聘員工時,在能力與學歷都符合條件的情況下,還要符合最后一個必要條件,那就是是否是孝子,還需要有應聘人員的父母親簽字來證明,否則堅決不與錄取。同時,在年終考核時,每個職工同樣要有父母親的書面證明,表明該員工在過去一年里能夠關心父母,否則,企業(yè)可將該員工的年終獎勵交給其父母,并終止其在公司的一切工作,直至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