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現(xiàn)職場說謊者12種方法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老板跟你說“這個改變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在她說話的時候,你注意到了她那僵硬的身體姿勢和勉強的笑容。她在說實話嗎?
同事說自己很樂意幫助你的項目,但是他在回答之前似乎停頓了很長一段時間——而在說話的時候,他的目光始終停留在自己的電腦顯示器上。你能相信他說的嗎?
“你可以依靠我的支持?!?/p>
“這不是我的錯?!?/p>
“下一個晉升的就是你?!?/p>
真的嗎?
如果別人騙我們的時候我們能知道,這豈不是很棒嗎?如果揭露謊言就像美劇《千謊百計》(Lie to Me)和《超感神探》(The Mentalist)上演的一樣簡單,那不是挺好嗎?但當(dāng)然,這些都只是有趣的幻想。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類比這更復(fù)雜。盡管欺騙司空見慣,但察覺欺騙仍然是一門不精確的科學(xué)。
對于你所共事的絕大多數(shù)人,說謊的行為會觸發(fā)高度的應(yīng)激反應(yīng)(壓力反應(yīng))。如果你知道從哪里觀察,那么這種壓力和焦慮的跡象會很明顯?;旧?,我們發(fā)現(xiàn), 大腦需要更用力地工作以生成虛假的反應(yīng)。賓夕法尼亞大學(xué)精神病學(xué)家丹尼爾·朗勒本(Daniel Langleben)提出的一個理論稱,為了說謊,大腦首先得阻止自己說出真話,然后構(gòu)建謊言,接著應(yīng)對隨之而來的情緒——內(nèi)疚、焦慮和害怕被識破。
察覺欺騙始于觀察對方在放松或一般無壓力條件下的基線行為(baseline behavior),這樣你就能發(fā)現(xiàn)有意義的行為偏差。經(jīng)驗豐富的警察審訊員所采用的策略之一便是,提出一系列沒有威脅性的問題,觀察在沒有理由撒謊的情 境下,被審訊者如何表現(xiàn)。然后提出更難的問題,警官會觀察其非語言行為的變化,這會顯示出其在圍繞重點問題上存在的欺騙。
在商業(yè)往來中,了解別人基線行為的最好方式是長時間對她進行觀察。注意她的語音、姿勢、眨眼模式,等等。一旦你了解了同事的“正?!毙袨?,就能在其身體語 言“與個性不相符”時,察覺出變化。記住(這是關(guān)鍵),你所發(fā)覺的異常信號可能是說謊的跡象——也可能是許多其他因素引起的高度焦慮狀態(tài)。
對于說謊者身體語言的一大迷思是,他們會避免眼神接觸。事實上,許多說謊者,尤其是最厚顏無恥的騙子,實際上可能通過太多和太久的眼神接觸,而造成過度補償(為了證明自己沒有說謊)。
我最好的建議是,不要依賴于任何單一的信號。如果能尋找種種行為(三四種彼此強化的身體語言線索),那么你會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