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公司客戶談產品價格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其實,“價格沒有高低之分,只要你讓購買者覺得值”這個原則,不僅適用于說服消費者也適用于說服經銷商。如何消除經銷商的顧慮,讓其覺得經銷您的高價產品很值呢?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你第一次向客戶報價時的確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來進行全盤思考。開價高可能導致一場不成功的交易,開價低對方也不會因此停止價格還盤,因為他們并不知道你的價格底線,也猜不出你的談判策略,所以依然會認定你是在漫天要價,一定會在價格上于你針鋒相對,直到接近或者低于你的價格底線為止,這當然是一次不折不扣失敗的談判,很遺憾,此類談判還再不斷地發生。
那么究竟要如何掌握好第一次開價呢?一條黃金法則是:開價一定要高于實際想要的價格。
在談判過程中,雙方都會試圖不斷的擴大自己的談判空間,報價越高意味著你的談判空間越大,也會有更多的回報。談判是一項妥協的藝術,成功的談判是在你讓步的過程中得到你所需要的。一個較高的報價會使你在價格讓步中保持較大的回旋余地。
報價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不同的客戶或渠道采取不同的報價。能夠以較高的報價成交并不是沒有可能,你并不是了解每一位客戶的接受能力。在我得知一家國際性的銷售終端向每一個供貨商收取銷售額的20%作為交易條件,我毫不猶豫的在我原有報價基礎上提高了25%,對方在談判前也調查了我的價格體系,當然對報價提出了異議,經過了艱難的協商,我做出了5%的讓步,并且提供了一套大型促銷方案支持我的報價,最終成交。對方收取的和我提高的比例相同,我沒有受到任何損失,至于那套大型促銷方案,假如我不提高報價也一樣會做。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是消費者,在每一次購物中商品的價格都會左右你的購買意愿。以冰箱為例,國產電冰箱中“海爾”品牌在售價方面是最高的,而且很少進行特價銷售,但其銷量一直是名列前茅,消費者口碑也是最佳的,為什么價格高反而會銷售如此之好呢?道理其實也很簡單,高價一定會增加產品或服務的附加價值。每個人在選擇商品時都希望其質量上佳,如果是耐用品則要求要有良好的售后服務,名牌產品會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但在價位上會高于非名牌商品,如果兩者的價差不是很大,我想大多數消費者會選擇名牌產品,因為在人的潛意識中高價格一定等同于高價值。
另外請注意不要讓報價單不要把客戶嚇跑。也許報價會超出客戶的心理承受范圍,如果你態度強硬,對方隨時會終止談判。我建議在報價的言語上暗示一些伸縮性,但一定要強調回報,比如“如果你能夠現款提貨,我可以在價格上給予5%的優惠。”、“如果你提供特殊陳列面,并免費提供促銷場地,我會在價格上有所考慮?!?/p>
談判由四個主要因素組成:你的報價和對方的還價,你的底牌與對方的底牌。報價和還價隨著談判的深入會逐漸清晰,而整個談判過程中雙方都會揣摩、推測、試探對方的底牌,是心理、智慧、技巧的綜合較量。所以無論出現何等情況都不要輕易亮出你的底價。
通過運用開價一定要高于實際價格的原則,在談判的開局可以起到壓縮對方談判空間的作用。當然,報價一定要維持在合理的范圍之內,要想將一臺普通電腦以十萬元的價格銷售出去,我想只有等待奇跡的出現了。另外,較高的報價需要有令人信服的理由支持,增加其附加價值。
下文將為您提供實用的技巧。
當客戶以競品價格打壓我產品時
1.表現:“你們的產品太貴了,人家同樣的產品比你的便宜多了!”
2.分析:客戶認為產品價格高,很多時候是因為沒有選對參照物,因為“價格高”都是相對的。
例:在方便面行業,客戶拿競品的雙料包產品與我方的三料包產品進行比較,拿競品的低檔面與我方的中高檔面進行比較,拿小企業的產品與我們大企業的產品進行比較等,這種比較勢必產生錯誤的結論。
3.應對方法:
(1)先讓客戶講,看看他之所以認為我們企業的產品“價格高”,是在與哪家企業產品進行比較:
如果客戶拿我們大企業的產品與小企業的產品相比,就應向客戶說明兩者的價格是不能相提并論的,因為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場定位都不一樣。
如果客戶拿我們企業的產品同主要競爭對手的產品相比,那么首先應將客戶所說的競品的價格和售賣情況調查清楚;然后對號入座,看看競品相當于我方產品的哪個品類;最后向客戶說明他是在拿低檔競品的價格比我方高檔產品的價格,對我方顯然是不公平的。
(2)把本企業產品和競品的各種優劣勢進行詳細比較,用數據、證書等直觀的方式,從企業的狀況和產品的定位、包裝、質量等方面向客戶說明。如在質量方面:
向客戶說明我們企業的生產和質量管理情況,必要時可向客戶出具企業獲得的iso9000等質量保證體系的證明文件。
與競品進行相關質量指標的對比。
請第三方進行盲測。在第三方事前并不知道所測產品屬什么牌子的情況下,讓其自然而然地說出我產品與競品相比有何長處。
(3)告訴客戶我們的高價產品背后,有著優于競爭對手的完善的服務體系,它是廠商持久發展的重要保障。
注意:
不要蓄意攻擊競品:在客戶面前切忌為了說明我方產品好而有意攻擊競品,這樣很容易引起客戶的反感。一定要拿數據和事實說服客戶。
對比技巧:評價競品的時候,先說優點后說缺點;評價自己的時候,先說缺點后說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