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35歲總結(jié)的職業(yè)生涯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4月 13 日數(shù)據(jù)庫技術(shù)大會的主辦方舉行的晚宴上,也讓本人支持一個大家感興趣又貼合實際的話,話題是:三十歲后的 IT 人如何抉擇人生路,遺憾的是預訂酒店飯桌是幾個房間打通的,而不是一個大廳方式(總共:8桌),大家無法圍繞在一起,為此只是小范圍討論了下,今天看到曾經(jīng)阿里巴巴數(shù)據(jù)庫團隊的海波兄弟總結(jié)分享,非常有意義,轉(zhuǎn)載給大家共同欣賞!
十五年前,你或許還不懂愛情,看 Jack 和 Rose 執(zhí)手相看淚眼,只是蒙朧的心痛。十五年后,你會和誰一起走進影院,更會和誰一起,走到生命終點。
十五年前,我還不太懂技術(shù),憑興趣玩著C語言。十五年后,當鐵達尼的旋律再次響起,我會選擇和哪門技術(shù),一起走到我職業(yè)生涯的終點。
序言
回望雨中的園區(qū),更是回望來時的路。
此時天空飄著小雨,正如絲絲織雨細如愁。我剛剛離職,一路走出園區(qū),回望了一眼雨中阿里巴巴的大樓,思緒隨著微風,四處飄散。突然想起幾年前我剛到杭州哪天,也是細雨微風。我走進城西的創(chuàng)業(yè)大廈,終于見識了大師 Biti 的風采,也從此開始我的阿里巴巴之旅。
杭州的特點,是隱匿在山青水秀之間,有很多雅至的主題飯店,團隊第一次出外聚餐,就是在山間繞來繞去,最后到了一處青山環(huán)繞、綠水長流之處。Biti 在會議上就“什么是架構(gòu)”進行了精彩的評論,高度已經(jīng)超越普通技術(shù)人員,至今我仍記憶猶新。但不久之后,Biti 調(diào)至支付寶,真是遺憾。而這讓我面臨了空前巨大的壓力,因為 Biti 一走,我變成了團隊級別最高的 DBA。初來乍到,入職剛滿一月,忽然成為阿里系一個子公司的“首席 DBA”,驚喜之余,感覺壓力之大、常常令我透不過氣來。不過還好,時間總一晃而過,此時此刻,剛剛走出阿里,掏出手機,拍了一張照片,算作我在阿里的留念,更是我人生一段最重要經(jīng)歷的留念。

回望雨中的園區(qū),更是回望來時之路。
來時之路:硅谷,IT 傳奇的開始。
人可以依靠夢想活一段時間,但不會一直下去。
“坐落在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之間的,是巨型的商業(yè)園區(qū)和簡陋的三臥兩浴的平房住宅,其間最高的建筑是變電站的鐵塔和架著電話線的水泥桿子。真正的工作是員工們在簡陋的、用屏風隔開的小辦公室里,眼睛盯著電腦屏幕靜靜完成的。每個人都試圖做一些前人沒有做過的東西。”
這就是李彥宏在《硅谷商戰(zhàn)》中談到的硅谷的樣子。
曾經(jīng)有兩個在一家公司供職的工程師,去找硅谷著名的投資家史蒂夫·朱維森,這位資深風險投資家對他們提出網(wǎng)上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并不感興趣,他問:“你們還有其他主意嗎?”
其中一個叫比爾·巴迪亞的工程師就說,他還想通過因特網(wǎng)來提供免費的電子郵件賬戶,從網(wǎng)上廣告位獲取收入。10天之后,朱維森連商業(yè)計劃都沒要便掏出 30 萬美元幫助他們成立了 Hotmail 公司。Hotmail 后來以 10 億美元的天價賣給了微軟公司。
這在當時看來有些離譜,但這樣的故事到處流傳,充斥著各類勵志雜志,也充滿著我的心。
世界上賺錢的公司多的是,但沒有哪家公司的口號是改變世界。看看現(xiàn)在的 IT、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每個公司的口號中幾乎都包含著改變世界的夢想。而且從微軟、蘋果這類老一代革命家,到 Google、Facebook 這類硅谷新星,也的確有很多家公司或多或少的改變了世界,或至少是深深影響了世界。
IT,互聯(lián)網(wǎng),這是一個傳奇的行業(yè)。當我的手撫過鍵盤,當眼光劃過滿屏自己寫的代碼,澎湃的激情,從來都沒有息滅過。但無論多大的激情最終都會有息滅的時候。人可以依靠夢想活一段時間,但不會一直下去。
1996年,我職專畢業(yè)。職專,是差等生的代名詞。職專生的夢想,一般都是成為某武俠小說的男主角,有一個酷酷的名字,有一堆驚艷的紅艷。我也不例外。但這一切,在 96 年的夏天到來時,突然中止了。原因我應聘到了一個很小規(guī)模的計算機培訓中心—“辰星計算培訓中心”。還有,我看了辰星書柜中的電腦報合訂本。
有一篇故事我仍然記得,《軟件輝煌》,其中詳細講述了蓋茨創(chuàng)辦微軟的經(jīng)歷,還有 Word 的開發(fā)歷程。一群大男孩,用電腦改變世界。美國,硅谷,IT 界,從來都不缺這樣的故事。雖然這樣的故事從來沒有在東方某個偉大的國家發(fā)生過。
合上電腦報,一個想法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哪就是我要做中國的比爾·蓋茨。年輕人總有夢想,不是嗎?
一年后,1997年的夏天,四個辰星公司的“核心”員工,告別辰星,踏上創(chuàng)業(yè)之路。四人熟讀微軟、乃至硅谷的歷史,這些歷史讓他們熱心沸騰。
40年前,晶體管之父肖克利博士的故鄉(xiāng),美國西海岸的圣克拉拉,八名懷著夢想的年輕人離開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創(chuàng)辦了可謂硅谷搖籃的仙童半導體公司。這就是著名的八叛逆。而我們,則自許“四叛逆”。
我們在和辰星僅一墻之隔的地方,買了二十臺電腦,投資達十萬,創(chuàng)辦了紅星計算培訓中心。哪一年,我們十八歲。
光輝歲月
青春總是這樣苦澀,但在長長生命之中,裝在記憶這個壇子里,慢慢的發(fā)醇,最后卻能化為無比的感純。這或許就是生命的魔力。
夢想總是遙不可及
是不是應該放棄
花開花落又是一季
春天啊你在哪里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
只剩下(平凡)的我沒有了當年的熱血
看那漫天飄零的花朵
在最美麗的時刻凋謝
紅星的創(chuàng)辦,讓我們的年青歲月,都達到了頂峰,此后再無超越。我們在同學中間成為傳奇,成為創(chuàng)業(yè)的典泛。甚至有同學的同學,還幕名前來,向我們請教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