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深陷嫉妒癥怎么辦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一方面,嫉妒具有積極的意義。莎士比亞把嫉妒比作愛情的衛道士。確實,你的戀人如果反對你同別的異性接觸和交往,正是反映了他(她)對你的愛的程度。反之,如果他(她)從不吃醋,那么你們之間的愛情恐怕還處在很低的水平,或者已經到了危險的地步。因此,嫉妒在愛情里面還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如果嫉妒能夠轉化成為前進的動力,則是積極的。
另一方面,嫉妒在更多的時候表現為消極的意義。嫉妒常常會導致中傷別人、怨恨別人的詆毀別人等消極的行為。嫉妒往往是和心胸狹隘、缺乏修養聯系在一起的。心胸狹隘的人會因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產生嫉妒心理,別人任何比他強的方面都成了他嫉妒的緣起。缺乏修養的人會將嫉妒心理轉化成消極的嫉妒行為,嚴重地破壞人際關系。
盡管嫉妒有它積極的一面,但消極的一面還是最主要的,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克服。克服嫉妒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轉移注意力
給自己一個不嫉妒的理由
看到自己的長處
化嫉妒為動力
當我們有很多事情要做時,我們就無暇去嫉妒別人。因此,積極參與各種有益的活動,努力學習,勤奮工作,使自己真正充實起來,那么,嫉妒的毒素就不會孳生、蔓延。
“職場嫉妒癥”的危害很多,雖然嫉妒可能有一定的現實基礎,但這畢竟是一種心理層面的敵意與競爭,既容易造成同事間不必要的沖突,也可能得罪領導,形成人際關系的惡性循環,對自身的身心健康不利。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職場嫉妒癥”往往隱含著很多深層的心理原因,筆者在心理咨詢中發現,具有“職場嫉妒癥”的人,常見有以下幾種心理癥結:
童年生活在大家庭里,曾經和兄弟姐妹競爭父母的關心和愛,總感覺父母更愛同胞而不愛自己,覺得委屈和不公平,成年后便會無意識地把童年對同胞和雙親的感情,轉移到同事和領導身上,總覺得領導偏愛同事,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
個性過于追求完美的人,過于要強,總想把身邊的一切都控制在手心,當發現不隨他意的事情時,看到領導和同事并非他所能控制,便會產生焦慮和心理失衡感。
具有“自戀”人格的人,童年往往是被忽視的孩子,成年后總是渴望別人能關注、理解和贊美他,別人能為他服務,可是工作環境里怎么可能一切如愿呢?于是領導對同事正常的關心,都可能帶給他“自戀性損傷”,激起嫉妒和憤怒。
還有的人性格具有偏執的特征,總是假設別人是惡意的,總感覺到自己被攻擊,這樣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也容易對別人橫挑鼻子豎挑眼,覺得同事取悅領導也是在和他作對,為此而憂心忡忡和心懷嫉恨。
對于一般具有職場嫉妒心理的人,首先應該采取豁達的心胸看世界,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對于別人的問題,采取“隨他去吧”的態度,順其自然,就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煩惱;而對于具有前面提到的四種情況的“職場嫉妒癥”者,建議看看心理醫生,調整一下個性和認知,從而更好地適應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