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生薪酬問題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又一屆畢業(yè)生開始忙碌地找工作了,在這個“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日子里,絕大多數人都要過面試這一關,而在面試中,薪酬問題是畢業(yè)生和用人單位都必須面對的。對于即將走出校園的畢業(yè)生來說,與面試考官談薪酬當然是個敏感的話題,面對這一敏感話題,很多畢業(yè)生都在忐忑——
畢業(yè)生要到一些單位、企業(yè)求職,工資、福利、待遇是和自己的前途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現在的求職,已經是雙向選擇的模式了,用人單位選人才、畢業(yè)生找單位,都是互相選擇的過程。于是有人認為,人才擇業(yè),實際上就是推銷自己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種買賣,就是應當“貨比三家”,從中找到最能體現自我價值的發(fā)展機會。
但是,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yè)壓力,也出現了另一種說法,那就是,在擇業(yè)的過程中,最好不要問自己的薪酬,否則可能引起招聘者的反感。也有一些單位的人事負責人更絕對:如果應聘者主動問薪酬,我肯定讓他走人!
于是這就給畢業(yè)生們出了一道難題:不主動問吧,你根本不了解對方給你開的“價”,等到合同簽完才發(fā)現,慘了,薪水實在跟自己的預期目標差太多,今后的生活質量目標恐難實現;主動提出吧,又忐忑不安,擔心考官認為你這個年輕人怎么這么功利,甚至有可能因此失去即將到手的機會。
記者近日采訪了幾家不同性質的用人單位的人事負責人,他們一致表示,在面試過程中,一位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如果主動提出工資、待遇方面的要求,多少會影響他在用人單位眼里的形象。
據了解,一些外企相關負責人更希望所招募的員工不是奔“飯碗”(job)而來,而是奔“職業(yè)”(career)而來。而那些過分重視薪酬待遇的年輕人,難免給人只重視眼前利益的印象。“對事業(yè)有所追求”,這是大多數用人單位都肯定的用人標準。
一家大型企業(yè)的人事主管告訴記者,他們在招聘人才時,會主動提出薪水問題,其實目的并非是薪資本身,更重要的在于通過這個問題更加全面地了解應聘者。對于那些一張口就過分自信“漫天要價”的應聘者,這位人事主管表示,雖然他們絕不會僅憑對方提出的薪酬目標過高而將其全盤否定,而是根據對該應聘者的觀察以及當時提出這個目標的情況做出分析、綜合看待,但是“如果他給了我們眼高手低的印象,他很可能會失去接下來我們提出的更多問題,也就意味著他失去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
幾位人事主管則表示,對于剛剛畢業(yè)的大學生,還是希望他們的態(tài)度是真誠的,即便談薪酬,也要真誠地提出。
一家薪資待遇比較好的企業(yè)的人事主管王先生說,面試考官一般都會比應聘者經驗豐富、掌握更多技巧,也會用不同的方式向應聘者傳達關于薪資的信息。有些要價很高的應聘者學歷高,能力也很強,他們反而不敢要,因為擔心自家的“廟”太小,即使應允了高薪也難留住這樣的人。
如此看來,在面試中談薪酬,還真是一門藝術。建議應聘者在開口之前,先弄清楚情況,擺正自己的位置,然后再尋找合適的時機,用巧妙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