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我們都知道,有些人比較熱情豪爽,而有些人則顯得內向害羞;有些人自幼對數字比較敏感,有些人則記憶力超強;有些人對拆裝有著天生的熟悉,而有些人則更愿意去琢磨語言文字的魅力。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我們都有屬于自己的性格特點,人格魅力以及興趣特長,有些是天生的,有些則是在成長中逐漸形成的,有些是我們自我感覺良好最為拿手的,而有些則是在不經意間順手拈來而被別人發現的。
能夠清晰的認清自己,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能夠做什么,在哪些方面特別擅長,在什么地方有突出的表現,可以讓我們在職業成長中更加容易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和特點,從而能夠在成就自己人生的事業中獲得更多的可能。
我們知道,現實中存在的并所呈現出來的那個客觀的自己才是真實的自我,我們稱之為“真我”,而我們對自己的了解和認識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因此我們稱之為“自我”,而身邊所接觸到的各種各樣的人對自己的評價和認知,則是一種“他我”,那么認識自己的過程,就是在“自我”和“他我”中尋找到“真我”的過程。
有很多專業的的職業傾向測評能夠使得我們更好的把握和選擇自己的職業向性,其實不管復雜的還是簡單的方式,不管是通過潛意識的測試,還是綜合性評價分析,其實最根本的目的都是使得我們在進行職業生涯的選擇的時候,能夠做好“我”的認知。
沒有翅膀,可以蹦的高一點,也可以爬的高一些,但是卻不能自由的在天空中翱翔。有些東西是與生俱來而不可改變的,我們不能奢求把幻想當成夢想去追求,或許當年的萊特兄弟成功的讓人類飛上了天空,但是我們要明白,他們是為夢想裝上了一雙翅膀,而不是張開雙臂就飛起來了……
讀懂和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會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擅長什么,在哪些方面擁有天賦和潛能,這樣才能更好的讓自己在職業發展的道路上走的更遠,爬的更高。
那么現在,我們執行職業規劃的第二步,根據自己的能力,特長以及擁有的潛質將那些不切合實際的,自己做不來的興趣,亦或是自己壓根就沒有考慮過實現的可能性的那些愿望一項項的劃去,留下那些自己真正可以做,能夠做,值得嘗試去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