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眾企業:紛紛加薪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雖說今年年初,蘇州最低工資準備調整到了960元/月,但一些企業給出的最低工資標準遠遠高于這一標準,一家企業甚至給出了 1850元/月的底薪。據了解,為應對眼下招工難的局面,目前蘇州部分企業還準備再次調整最低工資。
一企業將最低薪提到1850元
據英格瑪人力資源集團招聘部經理彭廷偉介紹,給予1850元/月的底薪是蘇州一家外資電子廠。“經濟效益一直不錯,利潤空間也一直比較大,針對最近席卷全國的漲工資潮,該企業迅速調整最低工資,就是為了搶到優秀員工。”
據悉,該電子企業從2009年起就一直在為員工漲工資,基本工資從850元漲到現在的1850元,除去公積金等費用,操作工每人每月綜合工資都在3000元以上。
也正因為如此,在其他公司嚴重存在招工難的時候,前往該公司應聘的人員依舊絡繹不絕。在該公司所在地區,平均一天有近三分之一的尋找工作的打工者都是沖著該企業去面試的。“想進這個企業,不僅要自身條件好,還得走點關系。”
面對這樣一種情況,眼下蘇州很多企業都在或者正計劃給員工漲基本工資,吸引打工者。“再不漲工資,就招不到質量高的員工了。”
多數企業月薪2000元左右
在馬澗商業街一帶的數家職業介紹中介記者看到,在招工信息的牌子上,寫著各家企業的招工信息,記者發現基本工資基本都超過了1000元,綜合工資都在2000元左右。例如,新區某科技現基本工資是1050元,工作3個月后將上漲到1200元,而園區的某電機企業,其操作工的基本工資則漲到了 1700元。
彭廷偉告訴記者,雖然現在新區某擁有數萬員工的電子廠,其基本工資還是960元,面對越來越激烈的招工局面,已經計劃在下一階段,調高工資。隨后,記者又瀏覽了蘇州各招工網站,幾乎沒有基本工資低于960元,大多在1200元上下浮動,加上獎金、補貼等綜合工資能達到2000元左右。
為降低成本,據了解,目前很多企業已經在控制加班,招工信息基本都寫著“上5休2,根據生產量加班”。彭廷偉認為,企業這一做法能帶來雙贏,一是加班減少或沒有加班,員工休息好,工作的效率便會提高,而成品率也會有所增高;另外,不加班,員工對企業的印象會提升,可以降低離職率,從而也降低了企業的招工成本。
90后看重工作環境
“蘇州的基本工資比珠三角地區平均高出200到300元左右,企業效益好是蘇州企業紛紛漲工資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不過,彭廷偉告訴記者,據他們調查,目前來蘇務工人員,每年正以7%—8%的速度在遞減。
據其分析,這主要是最近兩年全國各地開發建設速度比較快,本身用人量就很大。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現在90后的務工人員越來越多,這一代人的個性較強,賺錢多少不是最重要,最在乎能否休息好,工作環境是否舒適,并且不愿意離家外出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