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首先得管好自己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華為的任正非曾說過:“管理的進步遠遠比技術進步重要,沒有管理,人才、技術和資金就形不成合力。”
從古至今,大到一國之君,小到一位家庭成員,國君管理整個國家、一家之長管理一個家庭、個人管理著自己,其實,管理無處不在,每個人都處于不同的管理角色。
管理是一個優秀企業的必修課,它讓有著不同夢想的人為了追求共同目標而凝聚在一起,它使企業從纖弱走向強盛。因此,在我們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的同時,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人員成了公司走穩路的當務之急。
在管理學中,永遠不存在1+1=2,要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要考慮眾多的影響因素,比如個人的素質、能力,你與下屬的人際關系,至少還有機遇;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學習、掌握有關管理方面的理論、方法和技能對你成為優秀的管理者是必不可少的。
1.學會管理自己。古人說:“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說我們在管理大事之前要先學會如何管理自己。每一件事情都有它規則和解決的技巧,正如一件件的小事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人生寬度,對每一個管理的細節的體會成就了人生高度。的確,“正人正心,修人修己”我們在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人員之前先處理好自己的生活,使它有輕有重,條理分明。如果連自己的生活都搞的一團糟,那就更不用說管理別人,其結果可想而知。當你管理好了自己,再回過頭來看看,恍然大悟:其實,管理學中的目標管理、時間管理、計劃、決策都已在生活中表達的淋漓盡致。
2.懂得授權。孔子有一個弟子叫子賤,奉命擔任某一地方的官吏。到任后,卻時常彈琴自娛,可是他所管轄的地方卻治理得井井有條,民興業旺。這使那們卸任的官吏百思不得其解,因為他每天即使起早摸黑,從早忙到晚,也沒有把地方治好。于是他請教子賤:“為什么你能治理得這么好?”子賤回答說:“你只靠自己的力量支進行,所以十分辛苦;而我卻是借助別人的力量來完成任務。”有些管理人員喜歡肥一切事攬在身上,事必躬親,從不不放心把一件事交給物下人去做,這樣,使得他整天忙忙碌碌不說,還會被公司的大小事務搞得焦頭爛額。在公司的管理方面,要相信少就是多的道理:你抓的少些,反而收獲就多了。
3.知人善任。作為公司的管理人員,根據員工的愛好、特長安排合適的崗位。否則,人才也要變成庸才,毫無利用價值,甚至反而成為公司發展的障礙。西漢的劉邦曾經是一位地痞,但他最大的特長就是能使各種人才為自己所用,尤其是韓信、蕭何、張良三人,最終成就了一番霸業。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劉邦能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發揮人才最大效能,促進目標的實現。
4.快樂工作。人都有一種“喜新厭舊”的想法,同樣,員工在一個地方待久了會產生厭倦感,作為管理人員要時刻關注員工的想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員工的新鮮感,同時與他們做一些互動的溝通去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和想法,并作出回應。充分尊重和激勵每一個人,使他們爆發出強有力的責任感,把應該做的事變成喜歡做的事,把喜歡做的事變成快樂的事。
5.不斷的學習管理知識。學習是一個永不停息的過程,當世界在變而你沒有變,那么你就落伍了。要想給員工一盆水,你要有一桶水來支撐,曾國藩說:“修養自己管理別人的方法不外乎:勤于邦,儉于家,言忠信,行篤敬”。這句話說起來簡單,但這是終身也實踐不完的哲理。其實,我們又回到了管理的最初狀態,從修身到具體的操作,最后又到達了自我的不斷超越,接下來便又是實踐。這個過程是不斷循環,不斷提高的過程。
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靠自己努力去適應、去改變、去征服。首先作為一個管理者必須知道自己在企業是什么角色,職責任務是什么,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必須做到在其位、謀其職、擔其任、負其責、享其利。企業為每一個員工都提供了平等演出的舞臺,但這僅只是創造了外部環境,究竟你能不能表演得好,還得靠個人的能力。
如何做一個有效管理者?
有效管理者應遵循的8個為人處世原則
結果導向原則——唯有結果才有意義;
過程方法原則-----注重過程控制,不要事后埋怨;
服從整體原則——管理者應眼觀全局,著眼于整體,并讓下屬了解整體;
集中精力原則——有效的管理者首先做最重要最緊急的事情;
利用強處原則——利用員工現存的“優點”,而不是克服“缺點”;
建立信任原則——信任比激勵機制/企業文化/管理風格都更重要;
正面思維原則——問自己Why not(為何不)?不要說Yes, but(嗯,可是)
充分授權原則——職位越高,越需要授權。你總是有更重要的事情可做;
什么是有效管理者的秘密武器?
有效管理者必須掌握的十大工具
ABC分析與系統的舍棄——管理者應該首先學會“我們不應當做什么?”
目標管理——沒有目標就沒有管理,依據6步模式和員工約定正確目標!
高效會議——80%的經理承認:60%的時間在開會,60%的會議沒有效率和效益!
報告系統——閱讀一分鐘獲得的信息比傾聽一分鐘多;
機構及崗位設置——組織機構扁平化,崗位必須詳細;讓員工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挑選人必須用其所長;因工作設崗位,而不是因人設崗位;
業績評估——醫生關注病情,管理者關注優點。評估沒有統一標準和模式!
預算體系——預算不僅是財務部門的工作,而是每一個管理者的工作。預算是創造性地運用關鍵資源,尤其是人力資源的最佳工具
講究工作方式—— 巧干勝苦干 !
培訓體系------心態或(和)技能培訓,培訓應堅持做、內外部結合做!
主管變教練,上司成老師!
團隊績效------個人的能力或成功,不代表組織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