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求職攻略:千萬不可錯過校園招聘會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機會從來只找有準備的人。對求職這種大事,初出校園的你當然也不能打無準備之仗。通過對“湖北高校畢業生求職與工作能力報告”的分析,本報為應屆大學生量身打造了這份求職攻略。
最不能錯過:校園招聘會
35%的人通過校園招聘會找到工作
調查數據顯示,校園招聘會是應屆大學生找工作的主要途徑。
在找到工作的大學畢業生中,35%的人是通過大學組織的招聘會就業的;19%的學生是通過報紙電視等媒體了解到招聘信息;有17%的人直接向用人單位自薦,并且獲得成功;15%的人則是通過朋友和親戚得到招聘信息;6%的人是在參加政府機構組織的招聘會時得到工作。
湖北大學生平均求職數:20個
調查顯示,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的高校畢業生在找到工作前申請的職位數普遍高過中西部地區。其中,北京地區大學畢業生平均要申請29個職位才能找到工作,上海的起碼要投24份簡歷。浙江、廣東兩省求職數也在20個以上。湖北畢業生的平均求職數是20,花費近1700元。西部各省大學畢業生求職數量普遍在13-16個之間。
申請職位數的多少一方面反映了找工作的難易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當地就業信息的豐富與否與學生本人在找工作上是否積極。在美國,一個大學畢業生普遍要投幾十份簡歷才能找到滿意的工作。
過半成功求職者有過專業實習
數據顯示,在找到工作的畢業生中,62%的人都有過與專業有關的實習背景。而在沒有找到工作的畢業生中,有33%的人沒有進行過任何實習。
實習與不實習,找工作時區別非常大。湖北某報近期舉行招聘考試時,來自武漢大學的一名同學,因為有過擔任院報記者、校報記者、大學生記者和在武漢、北京、廣州多家媒體實習的經歷,很順利地就通過了面試。參與招聘考試的一名考官就此解釋說:和專業課成績相比,單位更看重的是獨立解決問題、社會交往、團隊協作等能力,這些通過上課是很難學到的。
由此可見,有專業實習背景的學生在找工作時更有優勢。
出省求職首選廣東
流向最多的三個地區:廣東、上海、江蘇
從這次調查來看,大學所在地的就業市場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和薪資影響很大,發達地區如上海、北京、浙江和廣東,薪資水平依次排在前四位。2007年,湖北大學畢業生流向最多的三個地區依次為廣東、上海、江蘇。
數據還顯示,畢業半年后,湖北培養的本科畢業生在外省市工作的月薪中位值達到2400元,但在本省市工作的月薪中位值為1600元。
王博士認為,湖北高校可以鼓勵畢業生面向全國市場,采取措施來幫助畢業生解決遠距離求職所需的信息和面試成本高等問題。
民企去的人最多
調查也對雇主結構進行了分析。數據顯示,32%的大學畢業生進入民營企業,24%的人應聘到外資和合資企業,18%的學生就職于國有企業,14%的人到股份制企業上班,12%的人考入國家機關與科研事業單位。
找工作文理大不同
文科可“廣泛撒網”工科應“重點撈魚”
據調查,在熱門專業中,相對好就業的依然是工科類專業。湖北省需求量最大的15個專業里,就業率排在前5位的分別是機械設計制造以及自動化、電氣工程與自動化、通信工程、自動化和會計學。這些專業畢業生從事的職業也基本與專業對口。
找專業對口的工作必然更容易就業嗎?研究發現:文科類專業畢業生找的工作是否對口對薪資無顯著影響。王伯慶博士建議,對工科學生來說,專業對口的工作薪資相對較高。但文科學生大可不必講究這點。因為一個文科專業可以做很多工作,初級職位對文科的專業訓練要求并不強,很多東西可以在工作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