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招為你的人際交往增色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禮儀”二字,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其中的含義是否都能準確地理解和切實地把握呢?
“禮儀”一詞的重點在于“禮”字。“禮”字指的是尊重,即在人際交往中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別人。古人講“禮儀者敬人也”,實際上是一種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我們通常說“禮多人不怪”,如果你重視別人,別人可能就重視你。禮儀的“儀”字顧名思義,儀者儀式也,即尊重自己、尊重別人的表現形式。
總之,禮儀是尊重自己、尊重別人的表現形式,進而言之,禮儀其實就是交往藝術,就是待人接物之道。那么,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有哪些禮儀是需要我們注意的呢?
1、使用稱呼
在商務交往中,尤其應注意使用稱呼就高不就低。例如某人在介紹一位教授時會說:“這是……大學的……老師”。學生尊稱自己的導師為老師,同行之間也互相稱老師,所以有這方面經驗的人在介紹他人時往往會用受人尊敬的銜稱,這就是就高不就低。
2、入鄉隨俗
一般情況,也許你會習慣性地問:“是臺灣人?還是香港人?”但是,當你人在香港時,就應該問:“香港人,還是臺灣人?”這也是你對當地人的尊重;當你到其他公司拜訪時,不能說主人的東西不好,所謂客不責主,這也是常識。
3、擺正位置
在人際交往中,要擺正自己和別人的位置。很多人之所以在人際交往中出現問題,關鍵一點就是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也就是說,在人際交往中下級要象下級,上級要象上級,同事要象同事,客戶要象客戶。擺正位置才有端正態度可言,這是交往時的基本命題。
4、以對方為中心
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務必要記住以對方為中心,而不是一切以自己為重。例如,當你請客戶吃飯的時候,就應該首先征求客戶的意見,看對方愛吃什么,不愛吃什么,而不是憑著自己的喜好,來為客戶訂餐。進餐的過程當中,也不能只顧著自己大吃大喝,而應該照顧著客人,比如詢問一下菜肴是否可口,是否需要再添些什么等等。
交往以對方為中心,商務交往強調客戶是上帝,客戶感覺才是真好。尊重自己尊重別人,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就能妥善地處理好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