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請你自我介紹一下自己好嗎? 回答提示:一般人回答這個問題過于平常,只說姓名、年齡、愛好、工作經驗,這些在簡歷上都有。其實,企業最希望知道的是求職者能否勝任工作,包括:最強的技能、最深入研究的知識領域、個性中最積極的部分、做過的最成功的事,主要的成就等,這些都可以和學習無關,也可以和學習有關,但要突出積極的個性和做事的能力,說得合情合理企業才會相信。企業很重視一個人的禮貌,求職者要尊重考官,在回答...
現在絕大多數大學生找工作往往眼高手低的、好高騖遠,這是大學生找工作時所犯下的最大毛病,千萬別犯這樣的錯誤! 八不為: 1.不臨時隨街上陌生招聘人員去面試 2.不攜帶貴重物品及大量現金、銀行卡 3.不繳任何名義的款項 4.不購買任何產品 5.不將證件(身份證、畢業證、其他證書等)交招聘單位保管 6.不簽署任何文件 7.不喝招聘單位提供的飲料、搭乘便車 8.不將手機或財物借給招聘人員 三必問: 1.問招聘單位的基本情況:成...
因為公司想招聘兩個HR實習生,最近也關注了一些應屆生的簡歷,也電話面談了一些應屆生。所以說我現在給應屆生幾點個人建議,還不如說與這些同學交流后的幾個感嘆。 第一:慎重評價 面試時自我評價/介紹,在所難免的題目,但是千萬別到網絡上原原本本的copy。面試的人都不是傻子,也不是只面試過一點點人,他們是身經百戰的“人精”,很快就能聽出你的準確情況及是否用心準備過!還有就是,讓您評價/評判某個人/事時...
眼下正是畢業生求職旺季,對即將跨出校門的應屆畢業生來說,不少人求職內心卻異常“糾結”。某人才機構針對應屆畢業生首次求職狀況進行調查時發現,就業還是擇業、如何談薪資待遇、去哪里及選擇公司等問題,最讓畢業生犯愁,人力專家因此提醒,不做校園“必剩客”,應屆畢業生求職要跨“四道坎”。 “先就業”還是“先擇業”? 到底是“先就業”?還是“先擇業”?在接受調查的上千名應屆畢業生中,六成畢業生對此選擇“...
上班ing,一直在和一堆的數據表格奮戰, 右手不停地在數字小鍵盤敲來敲去, 此時正好領導進來, 手里拿著一疊材料, 要我跑腿送到10樓某個部門頭頭兒那里去, 我接過材料便直奔電梯。 進到電梯間以后,伸手按了個1鍵, 然后就開始狂找0鍵, 可怎么找也找不到,眼看電梯門要關了, 于是手疾眼快就立刻伸手按住“開門”鍵,接著繼續狂找0鍵, 同乘電梯的人全都一臉狐疑地看著我, 直到電梯在空中快停頓了將近三十秒鐘, ...
我的同事王某在單位的宣傳部門工作,每個月要出一份簡報。他每次在電腦上打好存盤時,喜歡用自己的姓加上數字作文件名,比如1月份的簡報叫“王一.doc”,2月份的叫“王二.doc”等等。昨天該編8月份的簡報了,于是文件名就是“王八.doc”。送到打印處時,負責打印的工作人員問他:“文件名是什么?” 他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王八!”
一天,人事部的張主任調到別的部門去了,一位他的朋友打電話找他,結果是別人接的 請問張主任在嗎﹖ 很抱歉!他已經不在人事了! 朋友說:什么!這是什么時候的事?前天我才剛剛跟他通過電話的,怎么就不在人世了?
十年 應聘版 原曲:十年 原唱:陳奕迅 改編歌詞: 人力資源部親愛的朋友 求求你能高抬貴手 怎么說出口 我失業(等待)了很久 如果對于層次沒有要求 我不會找這么久(喋喋不休) 成千上萬個門口 總要挑個好的門走 我工作了三年之后 積累的經驗已足(基本)夠 只是還有 新的追求 應聘之前 我不認識你 你沒見過我 你對我的了解,僅僅停留在那簡歷之中 真正的交流還在后頭 應聘之后 我們是朋友 天天來問候 因為你的選擇...
老板:“你必須記住的事情是重復、重復、再重復。重復是主旨!如果你有一件產品要出售,那么,只要有可能,你就要喋喋不休地說,把它填滿人們的腦袋。如果有必要,即使令人討厭、讓人反感也在所不惜,但是,千萬不要忘記重復重復再重復!這是能夠產生效果的唯一辦法!” 雇員:“是的,先生。” 老板:“那么,你進來找我有什么事?” 智通人才網求職資訊 雇員:“噢,是這樣的,先生,加薪!加薪!加薪!加薪!加薪!加薪!加薪!……” ...
某酒店即將開業,正在招考工作人員。 考官:“如果你是門衛,將如何辨別進出人員?” 考生:“在酒店開業以前,我將盤問衣冠楚楚的人;酒店開業以后,我將盤問衣衫襤褸的人。” 考官:“OK!如果你是公關小姐,將如何向你所接待的領導匯報工作?” 考生:“若是精明能干的領導,我會將成績縮小10%匯報,留有余地;若是不懂業務的糊涂領導,我會將成績夸大10%匯報。” 她被錄用了。
- 6419
- 2 職場勵志故事1646
- 1451
- 1239
- 1229
- 1216
- 1130
- 1108
- 1065
-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