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無形激勵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員工的離職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核心原因是員工的需求得不到滿足,轉而另投他處。這里面固然存在長短期需求的心理博弈,也是企業與員工價值觀的差異造成。
一、企業期望人力資源管理要有經濟性
誠然,最直接的滿足需要的條件就是薪酬,因為薪酬的流動性最好,對于滿足需求的變現能力和多樣化是最強最適合的選擇,換句話說,沒有人會愿意領一堆獎狀來滿足家人的精神需求,與其這樣,還不如花錢全家一起旅游一次。
企業人力資源作為企業最核心的資源之一,存在與其他資源類同的規律。招聘就像采購一樣,遵循價值規律,人力資源的供給有其需求彈性,以此說明企業要控制招聘費用及人工費用,可以運用一些技巧。簡而言之,用累計投入錢能夠做到的事情,是體現不出人力資源管理的高級技術的,人力資源管理離不開必要的成本,但是可以通過管理和規劃,協調、平衡、引導至符合企業期望的價值觀,從而規避員工與企業產生較大心理認知差異,提升人工成本;另一方面也愿意支出一定的追加成本后,獲得超額的績效。
尊重作為低成本的無形的激勵,就會顯得越來越重要。
二、社會環境與員工經歷的變化
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和提高,所謂80、90后以致以后會出現的00后勞動者,其需求層次與此前的勞動者是不同的,這類員工大都沒有上輩員工所肩負的養活老小的壓力,他們個性鮮明,能夠大膽表達自身感受和需求,他們聰明、機靈,能夠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但大都不會吃苦耐勞,其成長環境又影響了他們的浮躁情緒,希望快速致富、出人頭地,在從業之初一旦遭受打擊,往往會一蹶不振。
這就表明企業新生力量的需求層次是不斷提高的,也就是說他們不僅需要錢,但是更高的需求層次也同樣重要。因為上輩積累的財富可以供他們無負擔的生活一段時間,社會保障的逐步完善也會減少其后顧之憂,所以他們更有資本對不尊重說“不”。
而作為他們的企業主管、高層,與之往往存在價值觀的代溝,就像兒童教育一樣,當父輩是棍棒之下孝子,他會用類似手法控制下屬,往往會面對下屬不配合以致離職而無能為力。一種辦法是找到一樣出出身的員工,但這不是發展的主流,就像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轉移原因一樣,這類員工的供給會逐步減少。二是通過培訓、約束,強化固有的價值觀,這種情況的代價就是人員流失率加大;第三是企業會不斷提高薪酬待遇,最后形成平衡,沉淀下來的就是符合企業需求的人員。
筆者認為要正視這種變化,企業做大做強以后要樹立形象,擔負責任,爭取社會地位,員工也是一樣。生產力發展了,生產關系就要隨之適應,尊重員工、善待員工是先進的企業文化,這不僅僅表現在對員工的日常禮貌方面,還要從內到外真誠的感恩利潤為員工所創造,這里當然是指勝任工作的員工。
三、尊重的做法表現
1、 管理方式尊重
人與人相處直接的方式就是溝通,尊重在管理溝通方面的表現:
(1)不以權威方式管理,摒棄所謂講求集中、效率,頤氣指使,居高臨下,以自我為中心,要真誠同理心傾聽,不能造成雞對鴨說,油鹽不進;
(2)不設置溝通的障礙,比如設置嚴格的等級制度、等級待遇,明顯的等級區分和等級歧視,形成等級權威文化;
(3)對員工溝通要熱忱、及時、耐心,不能有官僚模式,等、靠、拖拉,對員工溝通不聞不問。
2、對員工的思想和表現重視
(1)珍惜員工體力和腦力資源,不要造成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不以追求質量過剩或者形象工程造成員工高額付出;
(2)認可員工合理的需求增長,使員工能夠分享企業的發展成果;
(3)承諾就付諸實踐,不透支員工心理承受能力。
3、對資源的敬畏
人力資源作為企業的核心資源,是企業營造利潤的原動力,所有的利潤都是人創造出來的,對員工尊重就是對資源尊重,對創造資源的源頭重視,要長存惜福之道,不可暴殄天物。
四、尊重的感受
俗話說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企業與員工互敬互惠,是企業無形的激勵。在尊重中,員工會感覺到:
(1)人格受尊重,工作有干勁,事業有前途;
(2)人性化管理,對于自己的個性和缺點能夠適當的容忍,更適合自己的工作和發展;
(3)主張和建議得到回應,個性需求得到彰顯,榮譽感和責任感得到強化;
(4)工作績效提升被認可,會感覺企業不是冷冰冰的機器,增強了團隊歸屬感和認同感,強化新的績效拓展。
(5)尊重作為激勵的補充,給予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色彩,提高了公平感,化解了企業內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