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斂才大戰十大招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第一招:吸引留學人員,收割人才。為了爭奪留學者,英國宣布到2005年,要使外國留學生占到本國學生的25%;德國計劃也將這一比例提高到20%。近年來,外國大學把各種教育會展和留學咨詢辦到了中國人的家門口。
第二招:兼并購買企業,連鍋端才。美國思科公司是個最典型的例子。在9年的時間里,它成功收購了80多家大小公司,看中的就是新興小型信息技術企業的好產品、新技術和技術人才。
第三招:雇傭獵頭行動,專獵高才。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70%的高級人才通過獵頭公司調整工作,90%以上的知名大公司利用獵頭擇取人才。
第四招:國外設立機構,就地取材。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擴大,不少外國企業在中國推行“人才本土化戰略”,設立了不少附屬于企業的研究機構。
第五招:尋機“趁火打劫”,“掠奪”人才。不少科研人才受雇于外國公司,繼而移居國外。以俄羅斯為例,至今已有1.5萬科研人員移居國外。
第六招:修改移民法規,開門迎才。移民政策的松緊涉及到國內的就業市場,不少發達國家不愿放開這道閘門,但隨著信息革命的發展,這些國家也遭遇了人才危機,于是近年來紛紛修改移民法規和政策。
第七招:啟動特別計劃,超前號才。目前,各大跨國公司爭奪人才的對象已經從大學向前擴展到了高中、初中的“神童”身上。
第八招:利用網絡管道,聚集人才。
第九招:出國訪問,順手牽才。
第十招:合作辦學設獎,養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