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時應正視“職場空白期”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上一份工作離現在已經有半年的時間了,這兩天雖然接到一家大型企業的面試通知,但是我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去年畢業的小梁表示,去年因為奶奶生病住院沒人照看,工作了幾個月的她只好辭職照顧奶奶,現在她非常希望能夠到這家企業去工作,但是現在她最擔心的是自己的“職場空白期”,不知道是否應該說明自己的情況,也不知道應如何跟面試官解釋才較為妥當。
切忌遮掩曾經的“空白”
“職場空白期”主要是指職場人士由于某種原因在一定時間段內處于無工作或就業記錄的狀態。調查顯示:超過了80%的職場人有過半年以上的“職場空白期”。身處職場難免會由于一些原因而遭遇“空白期”,“番禺人才”李先生提醒,職場人求職時切忌刻意遮掩曾經的“空白”,誠信就業,從容應對才是正確的做法。
從事多年人力資源工作的黃小姐表示,對于小梁這樣的情況,面試時應該如實跟企業說明情況,相信企業是會理解的。黃小姐指出,對于求職者的“職場空白期”,企業確實會較為關注,并且會詢問清楚“職場空白期”產生的原因。由于繼續深造、生育休假、照看家人、身體問題等客觀原因造成的“職場空白期”,時間不超過一年,只要能夠給出合理的解釋和說明,公司是可以理解的,并不會直接影響錄用。而對于選擇一段時間的外出旅游、支教,或者和朋友合伙開公司后希望重返職場,甚至離職后求職數月不成功等更偏主觀原因造成的“職場空白期”,公司往往會更深入地詢問求職者做出選擇的原因以及對于此次機會的求職動機。
體現“職場空白期”的價值
黃小姐表示,企業對有“職場空白期”的求職者接受與否,主要是看這段經歷對求職者自身的價值影響有多大。面試官會考慮求職者的空白期是否對其業務技能造成影響,求職者是否可以很快進入工作狀態,空白期是否會影響求職者對于職業目標的確認等等。如果求職者對自己有很好的規劃,而且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都很扎實的話,對成功找到工作是沒有影響的。
業內人士建議,不論是由于何種原因出現了“職場空白期”,建議從客觀事實的角度向公司做出明確說明,并且重點表現出積極的一面。求職者在面試時關鍵要恰當地體現“職場空白期”對于新工作的價值,才是處理這一敏感問題最好的方式,而要體現“職場空白期”的價值,首先要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清晰的定位和規劃。總之,求職者要通過積極的態度和狀態引導雇主更加注重自己以往的優秀業績和能力,而忽略短暫“職場空白期”的消極影響。 (陳曉)
來源:番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