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聘成功的秘密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七、提出薪酬要求要有依據
在面試階段,特別是在復試過程中,招聘單位都會問應聘者:你對薪酬有什么要求?這個問題盡管看起來很好回答,但事實上卻暗藏玄機。如果應聘者回答:我沒有什么要求,依據公司制度就行。那么,則顯露出應聘者自信不足。而如果要求過高,則又顯得自負輕狂。那么,究竟該如何來提出自己的薪酬要求呢?
薪酬要求要綜合考慮四點:
一是你自己的從業經驗和自身實力。這個主要取決于你對自己的認識和判斷。如果是跳槽,那么過去的收入是你的一個衡量標準。如果是剛畢業,也不要模糊,要清晰地提出一個自己的標準來,但一定不要自恃過高。
二是要考量你應聘的所在城市、行業及企業規模大小。通過你前期掌握的信息,往往是可以大致判斷一個企業的薪酬標準的。
三是要判斷你在本次面試中的表現以及用人方對你的滿意度。一般而言,薪酬問題考官往往會在最后提出。而如果考官向你提出了這個問題,則表明對你是比較滿意的。那么,以此為前提,在薪酬要求上則可以稍微的虛高一些。
四是你要在自己的心理要求標準和這個企業未來的成長空間上做權衡。也就是要把眼光看得遠一些,如果企業能給你提供很好的發展空間,而且也有相應的薪酬激勵制度,那么,暫時放低一些標準,也不失為上策。
如果你對如何提薪酬要求實在沒有把握,最聰明的辦法就是當對方提問之后,你反問:我想先了解一些咱們公司對這個崗位的薪酬制度是一個怎樣的設計?先讓對方講,然后再酌情回答。
NOTE:找工作的過程中,將薪比薪是需要的,但要記住,放眼長遠,正確的選擇才能讓你的職業生涯薪薪向榮。
八、把握主動提問的機會
“你還有什么問題嗎?”這往往是面試過程中留給應聘者的一個提問機會。很多應聘者往往會輕易放棄。
王瑞東前面已經說過,面試是平等的雙向選擇。作為應聘者,你也有權利去了解對方。所以,在面試之前,要就你關心的問題認真準備。比如許多應聘者都會關心:是否雙休、是否提供住宿和午餐、是否有休假、是否需要經常出差等等。
盡管這些問題都很現實。但是,王瑞東認為,在主動提問環節,作為應聘者最應該關心的應該是這個企業的文化。比如:你將會在一個什么領導手下工作?目前這個團隊是怎么樣的?公司對員工的績效評級制度、公司是否提供定期的培訓等等,這些才是真正關乎你未來發展的現實問題。
NOTE:通往成功的路,不是在想象里,而是總是在施工中,只有腳踏實地投入其中,你才會找到自身的價值,一旦找到了自身的價值,那便是成功。
九、吃一塹,長三智,每次面試都要有所得
找工作,面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一蹴而就,一舉成功。大多人都會經歷一些應聘失敗。這個再正常不過了。關鍵還在于心態,如何從容的面的失敗,如何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和教訓。
這里分享一個案例:
小A:會計專業應屆本科畢業生。應聘了多家企業的會計或出納職位,都被拒絕了。因為這些企業都要求必須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她來到一家企業之后,面對考官說:我知道我不符合咱們公司的招聘條件。但是,我懇求您給我一次面試的機會。哪怕是讓我多經歷一次面試的失敗也是好的。考官被她的真誠所打動。答應了她的要求。初試結束后,她對考官說:這是我的聯系電話,我希望您能在面試結束之后給我打個電話,告訴我我有什么不足。我的這個要求可能對您而言有些過分,不過,對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真的很重要。對了,這是2塊錢,給您。因為您給我打電話是額外的,所以不應該話費公司的錢,這個電話費我來支付。
考官聽了小A的話,稍微停頓了一下。大家猜猜考官說了什么?——你把錢收起來吧,這個電話不用打了,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你被錄用了。
NOTE:愚鈍之人,吃三塹長一智;平常的人,吃一塹長一智;聰明的人,吃一塹長三智。
十、面試只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面試成功,僅僅是一份(新的)工作的開始,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職場的水,深淺不一,濁清各異。特別是對于剛出校門的童鞋們而言,真正的考驗和挑戰才剛剛開始。學校和社會的最大不同是:學校里,你有補考的機會(比如你掛科了),而踏入社會,這種補考的機會往往是很少的。所以,老實做人,踏實做事,是展開職場歷程最佳選擇。
NOTE:大學里,一切都還是虛的,即使是實的(比如你獲得的這個優秀和那個優秀的頭銜和證書之類),背后也是虛的;相反,踏入社會,一切都是實的,即使是虛的,背后也是實的。踏入社會,關關都實,關關都難,關關都嚴。
作者:王瑞東
來源:博銳管理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