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群最“流行”焦慮 30以后很受傷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受經濟形勢的影響,被職業焦慮困擾的人越來越多,這些人在互聯網上“吐槽”,形成當下“焦慮帖”泛濫的現象。30歲上下的職場人尤其受焦慮的困擾,對于他們,焦慮為何而起,又因何才能解呢?

圖說:資料圖 來源:中國新聞圖片網 美堂漫畫 攝
職業焦慮成為一種“時尚”
龔先生,在廣告行業工作了9年多,從一個最基層的業務員做起,慢慢提升為總監級的中層領導。在旁人眼里已經很成功的他,上個月作出了辭職的決定。龔先生的公司不大,業務基本由他帶著大家干。在公司里,決策層一般由總公司委派,像他這樣由基層成長的人最多做到中層總監,更讓他難以接受的是,公司的薪水偏低,月薪4000元,外加少量的提成,實在無法養房、養車、養老婆孩子。這種焦慮從30歲以后愈加強烈,今年,龔先生決定,無論怎么樣都不能這么不明不白地干下去了,他注冊了一家小公司,希望白手起家。
龔先生的“30歲遭遇”并不是個案。某網站一項調查顯示,超五成職場人受“職場危機”困擾,表現為發展無方向、升職沒機會、工資上不去,許多事業處于發展期的“70后”“80后”因為“職場危機”而陷入焦慮。
30多歲職場人焦慮尤甚
職場有“30歲”或“35歲”現象,有人認為“到30歲還不成功,你就沒希望了!”“到35歲還不升職,你就沒戲了!”與此對應的是,30歲或35歲是職場焦慮的高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