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生 職場禮儀沒有潛規(guī)則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中巴車上領導安排在里面靠窗的位置,然后是第二領導、秘書、翻譯……坐電梯也有講究,大領導站在靠里面的位置,旁邊是第二領導,地位最低的應該站門口負責開關電梯……”廣西某高校幾堂以“官場禮儀”為內容的就業(yè)指導課近期引發(fā)爭議。記者發(fā)現,本市高校就業(yè)指導課程把握住了律己敬人標準,敬而不媚、重而不諛,受到學生們歡迎。職場禮儀專家告訴本報記者,畢業(yè)生需要學習職場禮儀,但不能崇拜所謂的“官場禮儀”。
【專家指點】職場禮儀并不是官場潛規(guī)則
《別說你懂職場禮儀》一書作者陳乾文認為,職場禮儀并不是“官場禮儀”。“職場禮儀是指人們在職業(yè)場所中應當遵循的禮儀規(guī)范。而所謂的‘職場潛規(guī)則’,是指那些說不得、公開不得的東西。”對于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畢業(yè)生來說,不掌握正確、規(guī)范的職場禮儀是危險的。“畢業(yè)生進入職場經常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拼了命地學。學什么呢?開始拼命地巴結上級、拍領導馬屁,以為這就是所謂的禮儀、所謂的成熟了。這是典型的功利主義,不是職場禮儀,還很幼稚。”
【在走廊里經常碰到領導,要不要打招呼呢?】
矛盾:這是新人問得最多的問題。如果和同事目光撞上了,要不要打招呼?領導經常經過我身邊,要不要每次都站起來?要是這么做,會不會讓別人以為我諂媚?
建議:要是同事或領導經常路過,致以微笑、點頭即可。這是最簡便的職場禮儀,只不過我們不習慣點頭這個動作了。新人們感到困惑往往不是因為能力,而是心態(tài)焦慮,有點茫然。
【碰到領導或同事出錯,要不要指出來呢?】
建議:一是像隨口說一件小事那樣說出來,這樣對方不會有心理負擔。二是要取信于人。尤其是碰到重大問題,比如一些制度、計劃的變動和制訂,最好是在領導信任你的情況下提,否則容易被人誤以為是抗拒。三是不應當面指出,而應私下提醒。我經常和領導一起加班,等大家都走了我再把想法提出來。這時候領導也愿意和我掏心掏肺地講。這么做好處有三:一,沒有第三人在,領導比較容易接受;二,愿意加班說明你不是那種特別計較,這便是我前面說的取信于人;三、獨處的時間較長,雙方會形成一種工作之外的友誼與信任。
【畢業(yè)生入職三點請謹記】
一、不貪小便宜。有些人看到有人往自己家里帶點東西,他也這么做。“大事看能力,小事看人品”,這句話在哪里都適用。有些東西其實并不是職場教會我們的,而是在學校就養(yǎng)成了不好的習慣。
二、新人內向或自卑的特別多。簡單實用的改變方法是學跳舞。有很多領域都證實了,一個人越內向,肢體語言越少;反過來,豐富肢體語言,會讓一個人變得外向和自信。
三、外企也好,私企、國企、機關單位也罷,接受任務時一定要當面復述一遍,跟同事或領導確認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