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職場執行力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職場觀察
前言:
為什么戰略不錯,思路不錯,做起來就錯? 為什么好的決策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付之東流? 為什么看似雄心勃勃的計劃卻一敗涂地? 為什么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無果呢? 為什么你的下屬會缺乏責任心和執行力? 其實,沒有執行,一切都是空談。好的戰略計劃不如好的執行!
制定熱,執行冷:制定企業戰略時,大家熱情高漲,積極踴躍。戰略制定完了,便束之高閣,再無人理會。問其為何,要么是戰略太高,無法實施;要么是變化太快,戰略不適合。那么,當初大家制定戰略時為什么沒考慮到這些呢?許多管理者其實并沒有認識到戰略對企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常常為戰略而戰略,為完成一項工作任務而進行戰略規劃,沒有意識到或者說也懶得意識到戰略的執行。
目標熱,結果冷:戰略制定完了,目標設定完了,大家去執行,到了年底,拿出當時制定的目標一看,發現結果與目標差遠了,大部分目標沒有完成。這時,董事長或總經理也沒有辦法,畢竟一年已經過去了,總不能再回去找了,所以也只能通過扣獎金、降工資來解決問題。戰略執行難,難于上青天!面對戰略,我們究竟如何解決戰略執行的難題呢?
中國企業的戰略執行不力或者說戰略難以落地,突出表現為以下三種現象:一是上邊熱下邊冷;二是制定熱,執行冷;三是目標熱,結果冷。上邊熱下邊冷:每到年底或年初,當企業需要制訂新戰略或戰略需要進行調整時,忙的總是幾個高層,廣大的中層和基層員工該做什么的做什么,好像戰略與其無關。而我們在咨詢過程中,談到戰略,基層員工包括一些中層管理者,他們通常的回答就是:“那(戰略)是老板的事兒,與我們無關。”
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了解到,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們的高層出了問題,在他們的思維中,認為戰略就是他們的事,不想或不愿意讓員工參與進來。更有甚者,在一次戰略咨詢項目中,我們需對方設立一個由員工參與的配合小組,結果企業的老總堅決不同意,說戰略是企業的機密,不能讓員工知道,真是哭笑不得!員工不知道戰略,那戰略如何執行呢?
一些企業初始條件相似,并且采取了幾乎差不多的戰略,但最終的結果卻相去甚遠,有的企業取得了成功,有的卻失敗了,原因何在呢?就在于企業的戰略執行不同。施樂公司在其戰略轉型過程中,就選擇了和IBM類似的策略,并請IBM的財務總監來當其CEO,但由于施樂缺乏有效的應對措施和組織保障,造成執行不力,其戰略轉型最終以失敗收場,企業逐步走向衰敗。人們通常錯誤地認為,只要制定正確的戰略就可以超越競爭對手。但實際上,在競爭中戰略的作用還不到一半。譚小芳老師(預定戰略執行力培訓,請聯系13733187876)表示,在大多數情況下,真正的問題不是戰略不好,而是執行不力。
2009 年5月21日,聯想在香港發布2008/09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繼第三季度虧損9700萬美元之后,聯想第四季度依然虧損,全年凈虧 2.26億美元。 2008/09財政年度業績成為聯想歷史上最大的虧損報表。談及虧損原因,將聯想視為“命”的柳傳志說:“這一方面是經濟不景氣的原因,相當重要的還是我們自己在管理方面的原因。”而在2009年二月轉任CEO的楊元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坦承:“財報虧損與內部管理直接關聯……我不想把過去的失誤歸咎為某個人的責任,我們過去執行不到位,不是某個人的原因。但我現在作為CEO,將在執行上加大力度。
又是戰略和執行的問題,對中國企業具有標桿意義的聯想此次失誤于管理中最基本的問題,其結果不能不讓人欷歔,但細想起來,這種結果又不能不接受。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表示,戰略特別是執行的問題已經成為困擾中國眾多企業家和管理者的關鍵問題之一:企業的高速發展,必須依賴于正確的戰略和高效的執行。但在管理的實踐中,超過72%的CEO認為成功執行商業戰略遠比制定戰略要難得多。調查顯示,一般的企業只能達到戰略規劃中63%的目標,甚至更少。
曾國藩少時立志做圣人,飽讀詩書。然互相矛盾的他人經驗,常常讓他在行動時無所遵從,反應遲緩。一日,他見一老僧擁爐讀書,津津有味,便趨前欲覽書名。誰知老僧扔書入爐,告誡他:“對別人有用的書不都是適用你的書。”曾國藩當下覺悟:世人有太多的人和事你永遠看不清,無需掛礙,你只需把你看清楚的那點道理,一遍遍在生活中實踐,便可成就偉業。看看中國民營企業成長歷程,成功者往往是執行力很強的人。以前,我曾經相信一種觀點,戰略方向錯誤,執行力越強,死得越快。后來我發現執行力強的人,反省能力很強,如果實踐中發現戰略有誤,他們會以最快時間去糾正,不會至死都不覺悟。
在連續幾屆清華大學總裁班里,我的學員包括國內多家知名企業的老總,他們對現在市場的把握與對未來市場的認識,都是真知灼見,目光深遠。但是在他們的課間小組交流和課堂提問中——他們問的問題中很少有戰略層面的,而更多的是請教如何貫徹執行。可見,中國的企業從來不缺思想家,缺的就是執行人。
為什么一件小事拖拖拉拉完不成?為什么一個好的戰略猶如空中樓閣,無法實施?這些都是因為沒有好的執行力作為支撐。比爾-蓋茨說:“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可見執行力對于企業發展、團隊塑造是多么重要。譚老師寄語:不要在執行的時候,隨隨便便耍小聰明,一個人的聰明不是聰明,一個民族的聰明、整體的聰明才是真聰明。
在美國西點軍校里有一個廣為傳誦的悠久傳統,就是遇到軍官問話,只能有四種回答:“報告長官,是”,“報告長官,不是”,“報告長官,不知道”,“報告長官,沒有任何借口”。除此以外,不能多說一個字。“沒有任何借口”是美國西點軍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為準則。它強化的是每一位學員想盡辦法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任務去尋找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其核心是敬業、責任、服從、誠實。這一理念是提升企業凝聚力和競爭力,建設企業文化的最重要的準則。秉承這一理念,眾多著名企業建立了自己杰出的團隊。
“沒有任何借口”體現的是一種完美的執行能力,一種服從、誠實的態度,一種負責、敬業的精神。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缺少的正是這種人:他們想盡辦法去完成任務,而不是去尋找借口。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表示,每個組織并不缺乏偉大的戰略,真正需要的是,把戰略落實到位的執行力。畢竟,再不景氣,仍有公司達到預定的運營目標;構想再偉大,也要有人將它實踐出來,這一切靠的就是執行力。
沒有執行力,哪有競爭力。
——杰克-韋爾奇
管理是一種實踐,基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彼得-德魯克
在未來的10年內,我們所面臨的挑戰就是執行力。
——比爾-蓋茨
執行力就是在每一階段、每一環節都力求完美,切實執行。
——邁克爾-戴爾
你是否想過:為什么滿街的咖啡店,唯有星巴克一枝獨秀?為什么同是做PC(PersonalComputer),唯有戴爾獨占鰲頭?為什么都是做超市,唯有沃爾瑪雄居零售業榜首?應該說,各家便利商店和咖啡店的戰略都是大致相同的,然而績效卻是大不相同,道理何在?關鍵就在于是否具有非常強的執行力。
全世界做網絡設備最大的思科公司,擁有行業壟斷技術,然而其總裁在談到公司成功的主要原因時,竟然認為成功不在于技術,而在于執行力。由此可見,“執行力” 在世界級大公司里被看得有多重。甚至可以這么說,凡是發展快且好的世界級企業,都是執行力強的企業。比爾?蓋茨就曾坦言:“微軟在未來10年內,所面臨的挑戰就是執行力。”當然,我們不可否認,許多組織的成功離不開其戰略的創新或經營模式的新穎,但如果其執行力不強,也一定會被模仿者追上,因為它們和競爭者的差距就在于執行力的強弱……
今天,對于執行力的意義,已經毋庸多言;對于提高執行力的著眼點,因為人們對此問題的關切,也已經認識得比較全面。現在,需要我們關注的是:“提高執行力”本身的執行問題。譚老師強調的是,執行力不是一個表象問題,要達成“提高執行力”的目標,我們首先要找出執行力管理的根源——那些起到基因作用的要素,才能保證執行力的健康發育。
文章前面,請先看一個案例吧——“在南方的某個城市,某跨國公司中國區高管在一幢摩天大樓的60層舉行一年一度的營銷年會,在座的80余人中,美方高管有50余人,剩下的就是中方的高級雇員。會議即將結束時,美國來的總裁突然站起身說:全體人員跟我一起跳下去,這個時候,空氣一下子凝聚起來,只見那50余人齊刷刷地站起身目光緊盯著總裁。中方雇員們慌了,也忙不迭地在椅子上挪起身子,驚恐地望著美方總裁,心說:這老頭瘋了!”
故事到此結束,培訓師說:我們姑且不說,他們是不是真的跳下去,簡單的測試卻折射出兩種文化體制下一種人文最本能的反映。譚小芳老師表示,在外企,絕對服從是第一,其次創新;在國內,同樣的要求卻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偏差,老板在考慮員工怎么想的,員工在考慮老板想的對不對,其實,在企業管理的角度,既然崗位設置已經完畢,剩下的就是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譚老師認為,執行力要的就是按時、保質、保量三個達標——
按時,是工作成果在時限上的要求。
保質,是工作成果在品質上的要求。成果至少不低于標準值,不允許假冒偽劣、以次充好;
保量,是工作成果在數量上的要求。至少要達到規定的數量,不允許偷工減料、缺斤短兩。
譚小芳老師認為,提高執行力的關鍵在于每一名員工真正明確和履行各自的崗位職責,在其位、謀其政,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執行合力。
1、提高執行力,各級領導要起到“領路人”的作用。
“領導”的職責無非兩條,一個是“領”,一個是“導”。所謂“領”,就是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則,不搞特權,充分發揮領導的模范和帶頭作用。所謂“導”,就是要在“領”的基礎上,把握方向和大局,及時解決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糾正出現的偏差和錯誤,積極引導廣大員工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促進企業的發展。
2、提高執行力,各級中層干部要切實發揮“橋梁”作用。
中層干部的主要職責就是承上啟下、上傳下達,既要對上級負責,又要對下級負責;既要吃透上級精神,把領導的意圖完完整整地向職工傳達,又要結合實際,把落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全面地向領導匯報。好的主管人才要能獨立思考及獨立行動,只要最少的指示,就能去執行工作。一位主管的主要責任是,指導他手下員工的活動——他們的工作。指導就是指示領導,因此好的主管人才,一定要像領導者一樣能統御及思考。
3、提高執行力,普通員工要充分發揚“蜜蜂”精神。
普通員工的本職就是落實,就是執行。要進一步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學習意識,加強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充分發揚“蜜蜂”那種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精神,扎實高效地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實上級精神。
譚老師的執行力培訓課程抓住了執行力的根本——隊伍建設、流程規范、提升士氣這個鐵三角,再加上“沒有任何借口”的精神,沒有任何借口——體現的是一種負責、敬業的精神,一種服從、誠實的態度,一種完美的執行能力。我們需要的正是這種精神的人,他們想盡辦法去完成任務,而不是去尋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