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綜合癥來襲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昨天是雙節長假后上班的第一天,不少職場人在網上吐槽。
“8天不足以表達對祖國的熱愛有木有”
“又上班了,上班的心情比上墳還沉重!假期總是很短!”
“下次中秋、國慶“喜相連”的“悠長假期”要等到38年后!”
“每到節后或者周一,我就疲倦!頭暈!胸悶!腹脹!我不想上班!!”
各種關于“不想上班”的話題出現在網絡上,“不想上班”更成為微博的熱詞。
沉溺在假期的悠閑自得當中,面臨工作日的到來,許多人開始焦躁。甚至有人在微博上祈求“高速塞車”或是“突然生病”來逃避工作。
長假結束,網友吐槽“上班是會呼吸的痛”
網友“一米陽光SUN2011”說,幸福的日子,就是吃飽了撐著去睡覺的日子,可幸福的日子總是轉瞬即逝。
網友小威說,他的靈魂還在8天前,長假能不能當沒放過,再來一次?祖國,你再過個陰歷生日吧!
“多情劍客steven”用了之前最流行的甄嬛體:今日醒來全身酸痛,感覺很乏,想來怕是前幾日玩得太盡興所致;私心想著若是連著這三日繼續歇息,聞花之芬芳,沐陽光之溫存,定可心情大佳,勢必對工作必是極好的。立馬有網友回應:不想上班就直說!
也有網友編成了歌詞版:我不想我不想我不想上班,上班后就沒時間發呆!上班是會呼吸的痛,她活在我身上每個角落。
網友“碎碎念”是個家庭主婦,雖然不用上班,但她還有自己的煩惱:長假后的第一天,微博上都在說不想上班,作為家庭主婦,我可不可以說,我不想打掃衛生,不想整理房間?假期被小朋友折騰后的房子花了我一上午的時間才重新恢復整潔,所以假期是小朋友的,災難是大人的。
“假期綜合征”作怪,來招腹式呼吸放松心情
每當長假一結束,許多上班族就會患上“假期綜合癥”,通常表現在體力、腦力、精力直線下降,對周圍的事物缺乏興趣,情緒低落,思維遲緩,生活被動等,成為上班族中較為普遍的現象。
對此現象,專家表示,面對難得的8天長假,加上高速免費,今年有很多人選擇出門旅行。假期結束身體和精神上的疲憊感都未消除,馬上投入到緊張的工作環境,就容易在節后2~3天,出現工作效率不高、記憶力反應力變差等現象。但合理調節,還是能馬上恢復的,例如配合腹式呼吸放松心情,領導們開“收心”會議等方法也可以幫助員工理清頭緒,更快投入到工作狀態。
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神經科學博士后、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李蟬夏說,一個人越是釋放得厲害,過后越是難以調整過來。所以面對長假期,需要合理的安排,比如在假期結束前幾天就提前做好準備,有個心理緩沖期。對于還沒調整工作狀態的朋友,不妨利用午休或空閑喝杯茶,靜下心來,而每天晚上保證睡眠的充足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