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技巧幫助你解決沖突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在傳統意義上沖突被認為是造成不安、緊張、不和、動蕩、混亂乃至分裂瓦解的重要原因之一。沖突破壞了團隊的和諧與穩定,造成矛盾和誤會。基于這種認識,大家都將防止和化解沖突作為自己的重要任務之一,并將化解沖突作為尋求維系現有團隊穩定和保持團隊連續性的有效的、主要的方法之一。毋庸置疑,傳統的觀點有合理的一面,但將沖突完全消滅顯然是一種不夠全面的理解,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正如通用汽車的史隆所言:“意見相左甚至沖突是必要的,也是非常受歡迎的事。如果沒有意見紛爭與沖突,組織就無法相互了解;沒有理解,只會作出錯誤的決定。”因此,筆者認為,沖突其實是另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建設性處理沖突有時反而能實現共贏,成為團隊高效的潤滑劑。
沖突是一種溝通方式
沖突有兩種不同的性質,凡能推動和改進工作或有利于團隊成員進取的沖突,可稱為建設性沖突;相反,凡阻礙工作進展、不利于團隊內部團結的沖突,稱為破壞性沖突。其中建設性沖突對團隊建設和提高團隊效率有積極的作用,它增加團隊成員的才干和能力,并對組織的問題提供診斷資訊,而且通過解決沖突,人們還可以學習和掌握有效解決和避免沖突的方法。
一個團隊如果沖突太少,則會使團隊成員之間冷漠、互不關心,缺乏創意,從而使團隊墨守成規,停滯不前,對革新沒有反應,工作效率降低。如果團隊有適量的沖突,則會提高團隊成員的興奮度,激發團隊成員的工作熱情,提高團隊凝聚力和競爭力。
綜上,沖突是另一種形式的溝通,沖突是發泄長久積壓的情緒,沖突之后雨過天晴,雙方才能重新起跑;沖突是一項教育性的經驗,雙方可能對對方的職責極其困擾,有更深入的了解與體認。沖突的高效解決可開啟新的且可能是長久性的溝通渠道。
有效處理沖突的經驗
沖突是不可避免的,這是人的天性。即使沒有外界的干擾,我們自己內心也會出現沖突。既然我們不得不和沖突一起生活,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來處理沖突,才能使沖突更加平和并向著正面的方向發展呢?筆者認為,要有效處理沖突,必須做到主觀態度上坦誠、相互包容,客觀上依據一定的步驟來進行。一句話,就是要做到透明。
所謂坦誠,通常是指為人處事上表現出來的坦率、誠懇的態度和行為。其特點是心理坦蕩、表里如一、語言直率。坦誠就是胸懷坦蕩、心靈誠實、實話實說、不隱瞞。杰克。韋爾奇在《贏》一書里說:“我一向力陳應該坦誠待人。事實上,我對GE的員工談坦誠,講了20多年。”“說真的,我認為,對人不夠坦誠,是企業最大的骯臟小秘密。”
所謂“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講究的就是“恕人”。當我們面對沖突時,一定要與對方坦誠對待,通過多種手段與其進行積極溝通,把事情真相和自己的觀點清楚地展示給對方,讓對方理解。否則,如果遮遮掩掩、隱瞞,則會給對方造成更大的傷害,彼此心存芥蒂,最終不利于沖突的處理。
在解決沖突時,除了要有一個坦誠的態度外,還要有有容乃大的胸襟,做到相互包容,以自己想被對待的方式對待他人。胸寬則能容,能容則眾歸,眾歸則才聚,才聚則業興。胸襟開闊、雍容大度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古人說:“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如果處處工于心計、氣量狹小,處處流露出小家子氣,那么,不但不會取得任何真正的成功,也體會不到任何團隊協作的滿足與快樂,更不用說能建設性地解決沖突了。
在一個團隊中,每個成員的優缺點都不盡相同,你應該主動尋找團隊成員積極的品質,并且學習它,讓自己的缺點和消極品質在團隊合作中被消滅。團隊強調的是協同工作,較少有命令和指示,所以,團隊相互包容的工作氣氛很重要,它直接影響團隊的工作效率。如果團隊的每位成員都去主動尋找其他成員的積極品質,包容其弱點,以他人想被對待的方式對待他人,那么團隊的協調、合作就會變得很順暢,團隊整體的工作效率就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