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慎重對待的職業規劃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在職業規劃生涯中,很多人職場新人們對自己的職場規劃很迷茫,沒有一個精確的目標,這樣就顯得自身很盲目,往往會在職場中迷失了方向。下面是小編收集的職場需要慎重對待職業規劃。
1.錯誤地把就業當擇業 在我們有限的人生旅途中能夠實現職業理想,并不是在于你做了什么,而更多的是在于你沒有做什么。只有你把所有精力、時間、資源都放在職業理想上,那職業理想才有可能實現。就是說,在職業發展上有所不為才會有所為!從實現職業理想的角度看,我們所做的工作一定要與職業目標有密切的相關性,否則,所做的工作將不會對職業理想產生支持,那實現職業理想的日期就遙遙無期了。就像挖井一樣,每天挖一口,你一輩子也無法了解這個行業的真正特點。
2.錯誤地把途徑當結果
如有的同學的職業理想是銷售總監,他選擇這個晉升軌跡:銷售代表、業務員-》銷售主管—》區域銷售經理-》銷售部經理-》銷售總監。這個途徑的每一個階段都是為實現銷售總監這個結果而服務的。但有些大學生在做了銷售主管后,就沒有向區域銷售經理的意識和沖勁了,最終銷售主管就成了他追求的職業結果了,那他的銷售總監夢就自然落空了。
3.錯誤地把擇業當專業
在大學生就業時我們會看到一個誤區,那就是在選擇職業時會拘泥于所學的專業。其實在專業相關性的角度上來說,選擇與專業比較相關的職業當然對職業前程有很大的支持和幫助,但出現的問題是,大學生在一開始選擇的專業就不是按照自己的興趣等內在適應性來確定的,也就是說,大學生在大學四年期間所讀的專業很可能不是最適合其本人的,如果這第一個選擇就是錯誤的,那就沒有必要再堅持接下來的第二個選擇,否則就是錯上加錯。
4.錯誤地把專業當能力
其實,我們所學的專業只是我們在高考時所填報的志愿,這其中蘊涵著我們的追求和興趣,但更多的卻是盲目和無奈。專業只是一種知識,一個社會分工的特定領域的系統集成的理論知識及方法,但它卻不是能力,更不能夠代表什么,當然,在理論的學習會有一些解決實際操作的方法,但這并不是你專業的全部,而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再加上教材的落后教法的死板都給實際不多的能力部分達了折扣。 所以大學生在制作簡歷時,不要說你的專業學了什么,更不要說你在大學中真正的學到了什么,而是要先看看你所學的專業是不是你喜歡的,是不是你日后要從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