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標準提高 招工難的現狀能否緩解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盡管絕大部分企業提供的薪資都已超過新標準,但是,勞動者仍能從新標準中受益。企業員工每月的收入中,很大一塊是加班所得。新標準實施后,意味著加班工資計算的基數也隨之提高,員工有望受益。而南昌市區的非全日制用工工資標準從每小時8.7元上調至12.3元,對部分“小時工”而言,顯然是一個比較大的增幅。
省人社廳勞動關系處處長羅水泉說,此次上調最低工資標準,主要是出于提高勞動者收入和保障勞動者權益的考慮,另一方面,也是倒逼個別依賴于“人口紅利”的企業加快轉型升級。與前7次最低工資標準調整不同的是,本次調整將職工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等因素考慮在里面,這主要是出于對保護勞動者權益的考慮。
“最低工資標準是法律底線,而不是薪資指導標準。”羅水泉說,在當前招工難的形勢下,企業不能以最低工資標準作為薪資標準,這只是少數人的收入保障線。企業應該想辦法通過技術升級、產品結構調整等方式來增產增效,提高工人的工資和福利水平以穩定員工隊伍。
“很多人認為工資水平低,拿什么作參考?最低工資標準就是直接指標。”江西人才市場綜合管理部湯焱林說,盡管目前絕大部分企業的月薪都高于新標準,但是,此次調整后,我省與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的差距大大縮小,有利于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
隨著“招工難”現象愈演愈烈,我省各地都在想盡辦法“留人”。據統計,截至3月1日,全省返鄉農民工405.3萬人,占全省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總數的77.8%。同時,返鄉農民工中約六成已外出就業。全省累計組織招聘會929場,其中有30.3萬返鄉農民工達成返鄉就業意向。
不過,許多地方都在給企業和返鄉農民工“算賬”。吉安市就業局在向返鄉農民工分析本地就業優勢的同時,也及時向企業通報人力資源市場的供求狀況,讓企業真實客觀了解當前面臨的招用工形勢,引導企業合理確定招用工條件和薪資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