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海歸增多就業冷熱不均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3月30日,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首次就留學回國人員發布《2012年度萬名留學人員回國就業報告》,我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生源國。此次調查依據為,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中心辦理戶籍和就業證明信的11045條“海歸”數據記錄。
據悉,海歸人員的主要學科為經濟學、管理學、理學和工學,這4個學科留學回國人數占總回國人數的77.8%。按學位層次看,管理學和經濟學以碩士學位為主。除了這四大專業外,留學回國人數比例較多的是文學。
教育部數據表示,海歸的高端人才以理學和工學為主,而獲有碩士學位的中端人才,除在理學和工學兩個學科有較高比例外,以管理學和經濟學為主。形成我國留學回國人員學科構成的兩個主要人才類別,即以管理和經濟學科為主的中級人才組和以理學和工學為主的高端人才組。
此外,不同學科中的專業分布也各具特點。以工學為例,主要以建筑工程、計算機、信息技術、電氣工程、機械工程、電子工程和信息技術為主,居于前七位,所占比例高達75%。
學生留學熱選英美澳
在“海歸”中,超過95%的人員就讀于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18個國家或地區高校。英國為主要留學國家,占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的31.2%,其次是美國和澳大利亞。但從學位分布看,美國是獲有博士學位留學回國人員的主要留學國家,其次是日本和英國。
而英國是獲得碩士學位留學回國人員的主要留學國家,其次是美國和澳大利亞。
碩士學位留學回國人員更為集中,在留學的1867所院校中,50%集中在中國留學生人數前100名的院校。其中,最為集中的院校包括悉尼大學、紐卡斯爾大學等。
海歸就業地首選北京
北京成為海歸們最熱衷就業的城市。統計顯示,在北京范圍就業的海歸,絕大多數的原戶籍不在北京,原戶籍北京的留學回國人員比例不到10%,原戶籍較多分布于河北、山東、遼寧等省份。
2012年度北京地區接收的回國就業人數達4678人,其中博士學位的人數有559人,占11.9%,另外4119人為碩士學位留學回國就業人員,占88.1%。從就業機構的類型分布看,國有企業居于遙遙領先的位置,說明是最有吸引力的就業市場,其次是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此外,獲得博士學位的留學回國人員的主要就業機構為高等院校和國家級事業單位,而獲有碩士學位的留學回國就業人員主要就職于企業。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任白章德表示,目前很多留學生愿意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就業,也造成了就業競爭大,其實,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不一定非要進大城市。
個例故事
隨著海歸回國人數的增加,就業問題成為學生和家長關注的重點。一些申請時的熱門專業,由于選擇的人比較多,雖然就業面較廣,但真正就業時難以突出優勢。一些看似冷門的專業,在最終的就業時,也會有較好的表現。
金融學
學金融遭遇就業難
在3月份英國使館文教處舉辦的一場專門針對英國留學生的招聘會上,剛剛從英國回來的Amy顯得比較疲憊。她告訴記者,現場有百余個職位,但是還是沒有找到特別適合自己的公司。其實,從在國外臨近畢業時,她就已經給六七家公司投了簡歷,“但都石沉大海”。
Amy說,她大學畢業后,同學間掀起了出國潮,她從大三時便開始準備申請英國的學校,最終畢業后,獲得了英國一所大學的錄取。“當時商科非常熱門,我就學了金融學專業”。到了英國才發現,商學院里90%的都是中國學生。平時大家都在一起學習、聊天、吃飯,“除了上課是英文,平時都感覺不到在國外”。
Amy說,在英國時,她一開始并沒有為就業的問題發愁,直到畢業的時候,才發現就業非常困難。她說,本打算畢業后,先在英國工作兩年積累點工作經驗,可是誰知英國取消工作簽證。“我在那也找過工作,可是對方一看我是中國人就問‘你有工作簽證嗎’?但是我們只有找到肯錄用的公司才會給辦工作簽證,這就陷入了個怪圈”。Amy說,她在英國就投了六七家公司的簡歷,但是連通知面試的電話都沒有。同班的同學中,全部都回國來找工作了。她說,自己沒想到的是,國內找工作同樣不容易。在專場招聘會中,來了30多家單位,百余個崗位,但是符合她的專業的僅兩個職位。她說,自己與用人單位交流時,對方認為她缺少工作經驗,這在求職中特別減分。
Amy說,在現場時,特別想去一家咨詢類的公司,“好多人在排隊,都想去,隊伍一度都停在那不動”,但是對方認為她的專業不太對口。“招聘的單位中,要么是需要專業學英語的,做英語老師,要么是其他專業的”,Amy說,還有很多崗位是招聘專業的英語老師,但自己又不適合。自己沒有工作經驗,專業又沒有優勢,因此找工作感到格外頭疼。
冷熱專業就業大
電影檔案學
小眾專業就業俏
由于一些熱門專業的飽和,一些留學生在選擇科目時,也不再將目光鎖定在此前大熱的商科和計算機等專業,藝術、傳媒甚至是電影專業已經成為了不少文科和藝術專業學生的首選。
北京男孩小智去年前往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攻讀電影檔案學碩士,這個專業不到10個人,半數是中國人。小智說,當初選擇這個專業,一部分是出于對電影及相關歷史的興趣,此外,經過他的一番調研,“電影檔案學”的就業情況倒是比其他不少熱門專業強了很多,全英國僅有東安格利亞一所大學開設了“電影檔案學”,即使是世界范圍內的高等學府,也鮮有開設這門課程的。小智認為,這樣冷門的專業能減輕未來就業的壓力,畢竟現在計算機業的就業者已嚴重飽和,而金融業受到經濟危機影響,也呈現不景氣狀態,選擇藝術文化類專業,就業前景相對比較輕松。
小智的電影檔案學教授克萊爾·沃特森也在開學時告訴學生,“你們學的這個專業,未來相對容易就業,即使可供選擇的職位并不像商科、計算機業那么多,但競爭對手也少了很多。別的行業可能成千上萬人去競爭一個職位,而你們可能只需要跟幾個人競爭。”
就“電影檔案學”這個專業來說,未來就業并不僅局限于像“中國電影檔案館”這樣的事業單位,各地與影像資料打交道的機構也是理想選擇。在這個多媒體信息化的世界,幾乎所有國際大企業都有自己的影像資料保管部門,也都需要影像檔案專業的人才,比如可口可樂公司,就設有專職部門保存管理其影像資料(例如歷年來的廣告片)。
管理學
扎堆學管理回國難就業
3年前,王璇(化名)從重慶一所高校畢業后決定去英國讀碩士。“當初選擇專業沒什么想法,看看身邊的朋友、同學都在讀商科、學管理,自己也就隨大溜了。”王璇說,管理專業好入學,學起來也不算難,又好畢業。而在她父母看來,女孩子只要有國外留學背景,專業又選管理,回國就業怎么著也是個“管理精英”。
王璇就讀的是英國杜倫大學管理學專業,一年半后,她如期拿到了碩士畢業證。在英國,王璇發現,中國留學生雖然學歷更高,但對西方的企業文化不甚了解。“可以說,中國留學生在英國的就業競爭能力是很薄弱的。”王璇說,她有7個大學同學陸續去了英國、美國等留學,其中4人因為在國外求職屢屢碰壁,而選擇回國就業。
在英國讀書一年半,王璇的學費、生活費加在一起至少20萬,對于普通工薪家庭出身的她,這筆錢對父母已算“巨款”。回國找工作時,王璇心氣很高,發誓一定要找一個年薪20萬以上的工作,盡快把留學費用賺回來。然而,隨著一次次參加招聘會,投出了無數份簡歷,王璇對工作的期望值也逐漸降低。最終,在一家培訓機構市場部謀得一個助理職位,每月的月薪4000元。
王璇說,她是所在部門里惟一的“海歸”,盡管如此,自己的海歸背景在工作中并不具備優勢。現在回國就業留學生太多了,而自己學的又是沒有特點的管理學,“什么都懂點,又什么都不精。”王璇表示,由于只在英國待了一年半,英語能力并不出眾,加上又沒有海外工作和實習經歷,過去以為的這些“優勢”最終變成了就業時的“劣勢”。
礦產學
采礦專業工資高
如果孩子要出國留學讀商科、金融等熱門專業,許多家長可能會非常開心,但如果要讀采礦專業,可能不少家長都會多少有些不情愿。一來因為這個專業稍微偏門,二來家長擔心孩子學這個專業吃苦受累。而事實上,澳大利亞采礦專業目前的就業情況非常好,而且工作環境也不像家長想象得那樣惡劣。
小陳是在澳大利亞巴拉瑞特大學采礦專業學習的中國留學生。他說,他之所以選擇采礦專業,是因為看到澳大利亞礦業的發展前景,因為礦區需要大量人才,使得學習礦業的留學生容易找到工作,拿到居留權。此外,從事礦業的工人工資比其他行業要高出1倍以上。有5年工作經驗的技術員年薪能到15萬至20萬澳元(約合15.2萬至20.2萬美元)。他說,不久前去礦區實習,礦業公司表示,等他畢業后就可以給他提供工作機會,第一年起薪8.3萬澳元(約合8.4萬美元)。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研究員、北京化工大學兼職教授高志存也表示,礦業專業的學生就業情況非常好,往往開設這些專業的大學的畢業生都是在畢業前就已經找到工作了。對于這個專業,不少國內的家長和學生有誤解,認為很危險,并且經常要下到礦下,其實澳大利亞尤其是西澳的采礦業高度發達與現代化,地理位置可能有些時候會偏一點,偶爾的現場工作也是需要的,但是多數時候,在寫字樓工作,而且工資很高。
此外,據澳大利亞媒體報道,澳大利亞西部礦區今后5年需要15萬技術工人,才能滿足礦業發展需要。澳新銀行最新一份分析報告則指出,澳大利亞未來20年需要75萬熟練的礦業工人和工程師。
各方觀點
HR看法
就業信息獲得不夠暢通
針對近年來歸國留學生在就業上遇到的諸多競爭與壓力,西門子公司(中國)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人才招募經理程大松表示,企業每年都會招聘很多海外留學歸來的畢業生。在實際招聘中,遇到的首要問題是招聘的時間節點上雙方的對稱性較差。他表示,海外留學生通常在每年4、5月份畢業,這與國內畢業生的畢業時間不同,企業在什么時候發布招聘信息,并讓海歸們獲知,對雙方都不太容易。以前他們主要通過自己的網站或者在部分求職網站發布信息,對畢業生來說,獲得信息的渠道并不暢通。
此外,企業招聘還是很注意實習認定,國內學生通過學籍檔案,可以看到實習的情況。但是大部分從國外回來的學生都沒有實習認定,一定程度影響用人單位選擇。程大松表示,他也接觸過一些留學生,由于在國外只讀了1年研究生,接觸的同學都是中國人,其實英文水平并不高,這也給他們的招聘帶來困擾。
專家分析
海歸就業預期高受關注
對于社會關注的海歸就業難問題,歐美同學會副會長王輝耀認為,這些問題本土的學生也會遇到,只不過海歸畢業生由于具有海外留學經歷,大家對他們的期待也很高,現在海歸就業困難,也就備受關注。
“根據我們去年的調查,超過8成的海歸表示,所從事的行業和所學的專業至少有部分相關,只有13.11%的海歸認為兩者完全不相關。”王輝耀認為,如果在出國前已經有明確的職業規劃,有明確目的選擇專業的海歸們,回來后更容易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中大展拳腳。
對于不少學生反映的冷門專業熱門就業的情況,王輝耀分析,這主要取決于畢業當年的就業需求的是否會增加。例如,隨著世界各國普遍面臨老齡化問題,老齡化相關的專業,像心理輔導、醫療公共衛生服務等老年學的專業,也面臨越來越多的就業機會。
王輝耀建議,選擇留學專業,既要考慮將來的就業情況,也應該考慮到孩子自身的興趣愛好。如果學生本身對專業不感興趣,無法發揮自己最大的學習能力,即使專業就業狀況好,學生也無法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孩子的職業發展也會非常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