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說:年輕人,要做“正”人君子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正氣場
古人云:相由心生,我們常常說的某某一看上去就是個領導,其實說的就是氣場十足。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年輕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棘手的問題和突發的狀況,每當狀況出現的時候,你如果都是一副手足無措的模樣,以從未處理過此類事情作為借口,把棘手的問題拋給別人,讓別人替你掃除前進路上的障礙,你就永遠不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想想你是否曾經經歷過類似的一幕:遇到困難了,大家聚在一起討論,你哭喪著臉,眉毛扭成了麻花,一籌莫展,這種負面的氣場很快就會傳染給大家,整個討論事情的氣氛就不對了,那么所有的討論都會奔著負面而去,在整個討論的過程中,如果有人列出了多條解決此事的難處,大部分受負面氣場影響的人就會隨聲附和說對,這個會議就會演變為抱怨大會,對于實際的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所以以后在生活和工作過程中,再遇到困難的時候,首先態度必須正面積極,少說悲觀消極的話,少唉聲嘆氣,多積極正面的思考,少抱怨,樂觀的看待未來,其實我們都知道事情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糟糕。如果以上所有能產生正氣場的動作都做不到,那么請閉嘴,保持微笑,永遠謹記:幫不上忙的時候絕對不要落井下石,會遭報應的!
正能量
最近一本《正能量》的書,風扉全球,久居排行榜首位,該書為世界心理學大師理查德·懷斯曼的著作,他對正能量的定義為: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斷追求、讓生活變得圓滿幸福的動力和感情。一位哲人說過:如果你想擁有一種品質,那就表現的像是你已經擁有了這個品質一樣!21世紀,對于年輕人來說,可能是個壓力多過機會的時代,大部分年輕人習慣了被動接受現實和抱怨生不逢時的生活,渾身上下充滿了負能量,而負能量最主要的表現形式為拖延,就是不愿意逃離自己的心理舒適區。身體免疫力下降頻繁感冒的時候,每次都下定決心鍛煉,但每次都是這樣那樣的理由剝奪走了鍛煉的時間;每當看到點有效建議的時候,總是壯志滿滿準備大干一場,但每次打開電腦第一件做的事情還是看新聞聊QQ;每當看到同齡人取得令人艷羨的成績時,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向他請教成功的經驗和方法,而是嫉妒對方命好或者假想一大堆達到如此高度需要面對的問題。其實能量就是一點點聚集的,就在你不經意的情況下,一點點的生活細節積聚成了你心中的負能量,試想一下,一個負能量滿身的年輕人,天天盼著厚積薄發,等待你的只有失敗!所以說,如果想充滿正能量,首先必須克服拖延癥,但是如何做呢:首先表現得好像你對自己將要做的事情很感興趣,其次花一點時間開始做那件你一直逃避的事情,然后你會突然發現你很想完成這個任務,最后發現完成這個事情后你有點小小的成就感。這就是正能量積聚的過程,沒有你想象中那么難吧!聊天中,前輩們告訴我有關正能量最最重要的一點:一定記住把正能量傳遞出去,這樣你的正能量就會倍增!記住,不僅僅是積累,而是倍增啊!
正思維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過程中,會經常遇到這樣的人:天天笑的像尊彌勒佛,遇到問題困難從不退縮回避,在會議上也會積極發言表達自己的觀點,仿佛正氣場與正能量充斥全身,但是依然不被重用,彷佛離自己的目標也越來遠遠。這就是典型的面正心不正,也就是說: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所表達出來的思想,雖然積極正面,但并不是面向目標的、力圖解決問題的,也就是現實中的正面語言負面思維。馬云說過: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與方法,要獨特,但絕對不能另類。而在現實生活過程中,很多年輕人為了表現自己贏取領導的重視,一位的展現積極的態度和另類的見解,或許自己也知道言之無物,并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但依然我行我素,自欺欺人的認為自己有思想有見地,殊不知自己已經站在后備干部的圈子之外了。所以在實際問題發生的時候,獨立思考十分重要,但唯有解決問題是王道,務必養成正思維的習慣。那么正思維如何培養呢?一是遇到問題首先撥開現象看本質,找到問題癥結所在,積極思考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二是自己單個人解決不了的時候,告訴別人事實和真相,借用別人的正思維幫助自己;三是任何一次能真正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都值得分析和總結,前車之鑒,后事之師,長此以往,才能使接連不斷的問題更快更有效的解決。
習主席在五一國際勞動節發表講話: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在這個勞動依舊光榮的時代,讓我們動起來,做一個“正”人君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