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辭:不自由 很無奈!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眾說紛紜:
你懂得怎么說再見嗎?
近期我們在網絡上發起了“如果現任工作不開心但沒找到新工作,毅然裸辭還是騎驢找馬”的投票,有近五成的網友選擇毅然裸辭,也有不少網友的回答是“視情況而定”。選擇裸辭的網友大多所持的觀點為“上班不僅僅為了溫飽,開心最重要”;而選擇“騎驢找馬”的網友考慮的多半是經濟壓力問題。
安妮:要看具體情況,如果是不開心到每天上班像找死,再加上沒什么經濟壓力,那當然是裸辭;如果這份不開心的工作收入不錯,那找到下家再辭。
羅小居:一個人獨身在外,要吃喝和交房租,一旦裸辭就斷了生路,是不可取的;其次,好工作難找,裸辭之后找工作心態擺不正,找到同樣不順心的工作沒有意義;第三,頻繁的跳槽不利于再就業,還牽扯到社保等,實在不科學;第四,不開心就辭職,是把工作當兒戲么?都是大人了,不要和生活任性好么,你不怕生活和你玩任性么。
Rambo吳:想走就走想留就留,30歲都不到就是應該多走。思前顧后,等你想清楚就更走不了了。
何云:裸辭至少證明有勇氣嘗試改變現狀,追求自己想要的。職場生涯是個很長的過程,適時的調整比在錯誤的方向上堅持更有利于以后的發展,至于說裸辭就是失敗,真是不敢茍同。跟著自己的心走,沒什么大不了的。
小飛:我現在就是裸辭的狀態,雖然偶爾早上醒來也會有些焦慮,但我一點都不后悔,再給我一次機會選擇,我依然會毫不猶豫地離開。同樣是浪費生命,我寧愿自由地浪費,懂得說再見,生活才會給你一個新的開始。
(以上人物均為化名)
人物故事:
阿光(25歲 IT業)
裸辭可以,別讓生活變窘迫
我是在5月中旬的時候辭職的,當時是打算換一個城市發展。我原來公司待遇一般,發展空間也小。辭職半個月后,我開始感覺到了壓力,主要是來自家里。家里的人很不能理解,覺得應該找好下家再辭職。
而我自己是做好了失業兩個月的準備的。因為面試不同公司,加上又是要去外地發展,來回跑吃不消,就裸辭了。裸辭一個月后,我找到了一份新工作,不到20天又辭了。后來我想轉行,但轉什么行業也還沒有想好。這一度讓我很困擾。
這個等待的過程,很讓人著急。我開始懷疑當初裸辭的決定是不是對的,非常糾結。直到我終于找到新工作,這還算是我比較喜歡的公司。
我現在才知道,裸辭其實也是無奈的選擇。建議“裸辭”了如果不能馬上找到工作的話,經濟上請做好準備,避免生活窘迫。還好我失業前早已經準備好了大概三個月的生活費,所以還不至于跟家里伸手要錢。
(以上人物為化名)
專家觀點:
對話王攀(湖北納杰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培訓部經理)
職業“空窗期”不能浪費
長江商報:對于時下職場熱門的“裸辭”現象,你怎么看?
王攀:“裸辭”要謹慎!因為這樣做往往會給你的職業生涯造成很多負面影響。裸辭之后你會面臨一段時間的職業“空窗期”,比如我如果看到求職者的簡歷、工作履歷中間有空白,我會問他為什么?這在很多面試官眼里很重要,因為它側面反映出一個人性格方面的很多問題,比如不夠成熟,不穩定,過于沖動,甚至是個人能力原因。如果經常裸辭,很可能荒廢了人生的職業黃金期,一直徘徊在職業生涯的起跑線上。
長江商報:你認為“裸辭”要注意些什么?
王攀:在裸辭不可避免的時候,一定要想好這幾點:一、我的決定是否進行了深思熟慮;二、短期內,我是否可以適應沒有收入的生活;三、在這段時間內,我打算怎么度過;四、我的下一份工作是什么時間,什么性質。把這些問題考慮得清楚透徹了,再決定是否真的裸辭。
長江商報:“裸辭”之后怎么辦?現在很多人辭了工作又找不到新工作,變得越來越焦慮。
王攀:裸辭后的這段空白期,最好能夠整理下思緒,調節下工作壓力,出游或者進修學習,最好做一個周密的職業規劃,主要是要讓自己忘掉辭職的負面原因,重新出發。如果想更容易地獲得下一個工作,選擇學習進修是非常不錯的方式。原因很簡單,任何一個企業都喜歡愛學習、求上進的員工,這個方法也可以很好地彌補你職業生涯上的“空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