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職場徹底變了 工作和生活需要平衡嗎?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今天的職場徹底變了
還記得那些“工作就是鐵飯碗”的美好時光嗎?可別這么想。今天,一個職場人在他整個的職業生涯中平均會換 5~7 份工作。在一個企業的工作時間長,并不等同于工作穩定。幾十年前,通用電氣的前首席執行官杰克· 韋爾奇還是一個周末泡在辦公室里加班的年輕工作狂。正如他在《贏》這本書中提到的一樣:“我那時將那些周末加班的日子視為沖鋒。當時的我并不明白,人們希望自己可以在任何地方閑待著,只要不工作就可以。”其實, 大家的確是這樣想的,無論他們口頭上說不說。而現在的工作者,不再羞于談這個話題。
嬰兒潮一代是震驚和改變世界的一代。他們為產假、公民權益、人人平等的機會和權 利作斗爭,他們發明了個人電腦、搖頭丸、阿瑪尼的權力套裝和無責任離婚。曾幾何時,女性為了擠入董事會,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忍受漫長、痛苦的工作, 即使這會付出延遲結婚、生育或孤獨一生的代價。
現如今,年輕的職場人把工作帶入一個全新的狀態。那些接觸到了高科技產品的革新 者創造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帶上他們的蘋果手機、移動電話、筆記本電腦、掌上電腦,他們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創造了屬于自己的時代。一次次的 調查當中,這些新生代工作者逐漸將休假排在首要位置。在 2004年人力資源管理協會進行 的一次調查當中,“工作 / 生活平衡”是繼“報酬”之后,最被職場人關注的。
今天的家庭不同以往
越來越多的調查開始關注現代家庭中發生的轉變,以及家庭成員如何處理家庭與工 作的關系。85% 的美國工作者與家人一起生活,這增加了他們下班后的日常責任。阿弗雷德 ·P· 斯隆基金會關于父母、孩子和工作三方的調查顯示,工作與家庭的沖突導致美國工作者痛苦不堪。高壓下的工作者會傾向于將工作帶回到家,并且在家中感到惱怒和筋疲力盡。
你的父母或祖父母也許會回憶起那段日子,爸爸將培根買回家,媽媽則負責在家照顧 2~5 個孩子。在現今的勞動力人口中,只有不超過 20% 的人還過著這種傳統的家庭生活。不過,大多數的母親選擇外出工作——80%的職場女性是母親,她們面臨著人格分裂的困境。在仔細權衡后,很多女性把工作時間的靈活性排到了工作晉升的前面。當中學生的學習和培訓日程表排得如首席執行官一樣滿,陪伴和接送他們的工作就落到已經勞累不堪的父母親的身上。更加雪上加霜的是,1/4 的美國工作者需要照顧長者,這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誰需要工作 / 生活的平衡?
每個人都需要平衡。如果沒有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我們會錯過生活中許多歡樂、美妙和偉大的事。如果你度過的大多數的日子都是用于工作、奮斗和獲得成功,并且你所謂的自由時間是用來進行激烈的對抗性游戲或努力地完善自身和關系網,也許你只剩下很少的時間和精力去欣賞你的成就,去給自己留一些自然的、寧靜的、簡單的存在狀態——對于生命來說,這如同空氣、水和笑聲一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