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刷之地,寸草不長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針對一線員工離職率高,人力資源部及時召開部份一線員工座談會,了解到一些情況,就是一線線長對員工的管理方式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員工請假難、辭職難,員工反映的情況是,線長不批,反而說要走你就自離吧,據調查,每個車間均有這種“不知管理是何物”的線長。這個問題不解決,員工流失總會是問題。在此,愿意與基層管理者分享一個故事。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有兩個牧羊人,天黑時把羊群往家趕的時候,驚喜地發現自己家的羊群中多了幾十只。原來有一群山羊也跟著家羊回來了。這時,姓劉的牧羊人想:到嘴的肥肉不能丟呀。于是就加固籬笆,把野山羊圈養起來。第二天,只把家羊放出去,結果晚上一只野山羊也沒有跟回。而姓趙的牧羊人想:待這些山羊好些,或許會帶更多的野山羊回來。于是,就給野山羊更好的飼料。第二天把家羊和野山羊都放出去。到了晚上,又有十多只野山羊跟著家羊回來了。這讓姓劉的牧羊人更加憤怒,大罵自己的家羊無能。這時一只老家羊怯怯地說:“這也不能全怪我們,因為那幫野山羊一到我們家就會被圍起來,失去自由,誰還敢再來啊!”
這雖是一個寓言故事,卻帶給我們一些啟示,我們的管理者,在面對員工流失,為了留住員工的時候,是否采取了與張姓牧羊人同樣的方法----通過硬性措施囚禁在職員工,不批準請假,不辦理離職,其結果是留住了人,也沒能留住心,到頭來依舊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其實留住員工的關健是在工作上給予他們足夠的發展空間和制度上的來去自由。
員工有意見,部門領導要化解,要尋找解決問題的源頭。員工離職多,招人又難,怕再有員工離職,就不讓其請假,員工就以自離相對,新員工一多,老員工的工資就受影響,就會責怪新員工做事慢,新員工就留不住,產線效率就低,老員工收入一少,也會選擇離開,老員工一走,這樣一條線就會出現全是新員工的現象,全線計件工資就不高,離職就成了唯一的選擇,如此惡性循環,留才談何容易。
為此,總裁在回復一封關于員工穩定的郵件時說:“沖刷之地,寸草不長,我們各個部門,都要為一線員工的穩定作出貢獻”。這就要求我們各部門的管理者,口下留情,再也不要動不動就說“想做就做,不做就走人”的話,要知道,傷了員工的心,最終也會傷到自己,員工都走了,你再管誰呢?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做一位有人愿意跟隨和擁護的管理者,就要有寬廣的胸襟,同是90后的人,有什么不好溝通的呢?少數對你不恭敬或對你安排的工作不服從,或者對你的管理方式有不認同的看法,甚或有反對意見的下屬,要有一顆平和寬廣的心處之,必要時學會換位思考,也不要動不動就大發脾氣,更不可在工作中利用職務之便對這些員工有報復的心態。
作為管理者,還要善于聽取員工意見,把員工的冷暖放在心上,服務好員工。近段天氣嚴熱,一線員工都是自己在外租房,住宿條件一定不是很好,也許沒有空調,晚班人員回去也一定睡不好,這大概也是晚班員工離職多的原因,如果我們的管理者再不為員工著想,把自己當小皇帝,顯示地位,隨時動用自己的生殺大權,或者把在領導那受批評時產生的不良情緒發泄傳遞到自己下屬身上,這是管理者無能的表現,對員工、對團隊、對企業都是很危險的事情。
最后要說的是,我們管理者要不斷學習,要有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要有終身學習的態度,誰也不是天生的管理者。當我們有機會成為最基層的管理者時,我們要把握機會,加強學習,提升自己的業務技能和管理水平,接受新知識新技術,提高綜合素質,對待員工如家人,給予包容與鼓勵,加持正能量,善待“野山羊”、善待新員工。這樣員工與管理者才能真正的相親相愛,成為企業這一大家庭的人,企業也就留住了員工,更留住了員工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