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待遇高居榜首 建筑工月薪過萬不稀奇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人力市場:焊工待遇高居榜首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合肥市建筑工近70萬人,由于人員流動性較大,薪資情況暫時沒有統計數據。專業人士透露,合肥建筑工市場月薪過萬現象早就存在,但取決于季節性、技術水平和特殊工種等多方面因素。目前,市場上一線建筑工的人工工資確有上升,但月薪過萬的人相對較少。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合肥處于大發展大建設時期,對建筑工人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具有技術性的人才供不應求,工資自然上浮。
據悉,去年發布的人力資源市場362個職位(工種)的工資指導價位顯示,焊工(高級技師)以66600元/人/年的工作待遇高居榜首,折合月工資為5550元;銑工(高級技師)則以66000元/人/年緊隨其后,像鍋爐操作工、磨工、鑄造工等,年收入也均在5萬元以上。
用工單位:好技工可遇不可求
采訪中,記者獲悉,在合肥建筑工地上熱門工種往往是“一工難求”,工資過萬。在裝修市場上,瓦工、木工、安裝工、油漆工、水電工等技術好的,也是供不應求,月薪七八千的不在少數。
“只要技術過硬,干活細心,能吃苦耐勞,我們愿意開上萬元的工資。”一建筑工地的項目陳姓經理告訴記者,“現在項目工地的體量大、工期緊張,需要人手,特別是有技術的熟練工;另外工程質量要嚴把關口,也需要手藝好的,工作細致不出差錯的,吃苦耐勞的工人,特別是一些肯鉆研,能解決難題的建筑工,我們可遇不可求。”
據一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建筑行業普通工人工資上漲13.22%,高于工程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平均工資4.28和6.49個百分點。而對其原因,該數據統計機構分析,首先是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居民收入穩步提升,帶動各行業的工資水平不斷提高;其次,合肥市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市場上對建筑工人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為保證施工的工期及工程進度,很多企業大幅提高工資標準,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建筑行業。
勞務市場:年輕人不愿干這行當
在中建三局一施工工地,一名24歲的年輕姑娘站在大樓邊緣的外架上,給架子安裝紗布安全網。由于在場的工人大部分是年紀比較大的男性工人,這名姑娘格外引人注目。她告訴記者,“我是同老鄉一起出來的,可以有個照應。”問起為何在工地干活,她笑而不語。
該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很少有年輕人愿意做建筑工,因為太辛苦了,又沒有太大的發展,所以80后、90后大都去一些工廠打工。
位于望江路一家勞務公司的曹姓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在合肥建筑市場上,一線建筑工30歲以內的年輕工人比例相對較少,主要是40歲以上的男性工人。而像普通的木工、油漆工等技術性較強的,最少200多元一天,好的400多元一天。”對于年輕建筑工相對較少的情況,這位負責人深有體會,“一些企業想讓我們幫著招一些年輕點的技術工,但一般都是四五十歲的,80后、90后的年輕人大部分不愿做這個行當。”
大學畢業生:不愛“藍領”愛“白領”
“這是我找的第六份工作,雖然比在建筑行業的工資低,但我更喜歡現在的工作。”1990年出生的賈休在一家淘寶店做網站美工。 23歲的他曾在建筑工地做過瓦工、學過電焊……賈休的家在滁州,高中畢業后,他干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建筑工地上拎泥桶,跟著師傅后面學瓦工。“太苦了,也太枯燥了,每天就是塵土飛揚的地方,聽著噪音,沒完沒了地工作,很累。”
不久后,他辭了職,學了電焊,隨后在上海一家裝修公司當安裝工。2008年,他的工資已經有三四千一個月了,但賈休覺得很不滿意,“感覺做建筑工沒有前途,盡管工資還可以。”
2009年,他考上了合肥一所電腦學校。今年6月,他畢業了,并拿到了大專文憑,但卻遇上史上“最難就業年”,投的N份簡歷都石沉大海了,家人勸他去裝修公司干,但他卻不肯。兩個多月后,賈休找到這份淘寶網店美工的工作,盡管老板開的工資只有1800元,但他感覺很滿足。雖然以前的工友現在月薪都過萬,但他并不羨慕,“至少我不用去做很重的體力活,不用聽嘈雜的聲音。”他期待地說,“我有自己的業余生活,有固定的假期。干得好,工資也會慢慢漲上去,而我以后自己會開一家網店。”
我是建筑工
人物:甄尚軍職業:架子工
采訪地點:中建三局一施工工地
架子工甄尚軍是四川樂山人,今年47歲,瘦削的身材,穿著一件墨綠色的印著歐洲建筑圖案的T恤衫,頗具文藝范。
工地“萬元戶”是累出來的
行走高空如履平地
每天早上5點鐘,天蒙蒙亮,他帶著工人上工,無論嚴寒酷暑,每天的工作都是在空中搭架子,一分一毫的差錯都不能出,“以前剛入行的時候,站得這么高很害怕,這么多年來已經習慣了。”
坐著升降機,記者隨同甄師傅到了施工地點。走在由一塊塊木板和鋼筋搭成的路上,咯吱咯吱地響;還要不時地彎腰穿過鋼筋的間隙,一不小心,鋼筋就磕碰到了安全帽上。往下一看,鋼筋組成的矩陣宛如深淵一樣,可甄師傅卻一點都不恐高,他走上鋼管搭成的腳手架,豎著手持一根鋼管,嫻熟地在鋼管架上前后行走,宛如一個技藝高超的雜技演員,看得記者不禁為他捏了一把汗。
這門手藝得學幾年
二十年前,甄尚軍同老鄉一起,從四川老家出來打工,剛出來時跟在同鄉后面做學徒,如今,他已經是手下帶著一百多號人的班長。
“看著這搭架子簡單,可要一把氣力,還要有技術,不然架子不穩。”他說,“架子工屬于高空作業,有一定的危險性,需要考特殊職業證,不學個幾年,是成不了這門手藝的。”
現在天熱,甄師傅從清晨5點干到10點半左右,中午稍稍休息一下,就要繼續上工,最少要工作到晚上7點多。甄師傅說,“只有遇到高溫酷暑和大風大雨才能暫停作業,雖然也有閑下來的時間,但是這期間沒有工作量自然也沒了收入,不能像白領一樣旱澇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