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職場現狀:渴望小資生活 “體面”跳槽追逐夢想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徐州資深專家認為,出生于消費時代的90后,生活觀和價值觀對比80后確實有較大變化。他們追求有品質的生活,尊嚴有體面的工作,但能力往往又與需求有差距,再加上大部分佛山企業以藍領人才為主的供求關系,導致雙方“匹配度”不高,最終出現90后員工頻繁跳槽,企業招人難的尷尬現狀。而要想緩解這種狀況,需要雙方相互“體諒”,轉變觀念才能實現。
策劃:朱雯芳、李春先
當80后開始集體懷舊,有人發出了“80后暮氣沉沉”的感慨。人們開始將希望寄托在代表新生代力量的90后身上。生長于1990~1999年的90后,成長于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他們沒有吃過苦,得到整個社會的寵愛;他們享受著信息時代帶來的科技便捷,并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于是,很多90后被打上了“自我”、“叛逆”、“另類”的標簽。盡管大多數的“90后”還沒有工作,但有研究表明,90后可支配的金錢數量以及在家庭消費中擁有的決策權卻不容忽視。90后入市了,商家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現狀調查
企業:
員工關系專員成新熱門崗位
職業經理人李先生告訴記者,他的下屬中有不少是90后,在管理的時候經常會遭遇90后員工堅持個人意見,不愿聽別人意見的情況。在李先生看來,90后其實并不懶惰,對喜歡的事情他們熬得住。
“90后員工頻繁跳槽,很多企業都搞不明白為什么,為了加強企業對90后員工的管理,現在很多企業都開始設置員工關系專員崗位,有些企業甚至直接招聘心理咨詢師。”據資深人力資源專家孫甲震介紹,以前佛山的個別企業有設置這個崗位,但那時的主要職責是處理員工的勞資糾紛,而現在的員工關系專員被賦予更多內容,這個職位主要負責員工意見搜集、匯報、追蹤及改善,幫員工釋放壓力,進行心理咨詢和輔導等其它例行性工作。
孫甲震認為,員工關系對于企業的發展有很深遠的影響,一個積極向上的員工關系可以留住優秀的員工,增強員工對于企業的向心力和忠誠度,從而提升公司的績效。他預測,隨著用工矛盾的凸顯,特別是市場經濟的完善,在未來企業將屢見不鮮,員工關系專員甚至將成為每個企業的必備人事編制。
90后:不愿意下車間 想有“體面”工作
“去年我們來了二十多人,現在就只剩下我們兩人了。”陳同學是桂林一所大專院校的畢業生,去年一幫同學知道要來美的工作實習時都意氣風發,但現在絕大部分同伴熬不住離開了。據陳同學介紹,他目前在美的微電機事業部負責招聘的工作。“我們學的是技術,同學走的原因就是覺得目前的工作環境與自己設想的落差太大,不能接受。”陳同學告訴記者,作為90后,他和朋友們一樣,定位相對偏高,最看重的是發展空間,希望自己能夠有獨當一面的崗位,而且不想下車間。
“最初有不少同學都和我一樣,本來想著在車間先辛苦幾年,再找機會轉管理,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很難有人堅持住。”陳同學告訴記者,下車間的同學們都走了,他因偶然的機會借調,留在了人力資源部,而另外一名留下來的同學也不是在車間的崗位。
據了解,在美的微電機事業部,90后員工占到員工總數的40%~50%。“90后的流動量非常大,很多員工兩三個月就走人,待上一年在我們那就是老員工了。”美的微電機事業部的HR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美的待上一年就有工齡工資、住房津貼,但這些福利待遇仍然留不住他們。“90后認為在車間工作比較辛苦,他們不滿足于現狀,想嘗試更多,了解更多。”
南海區勞動就業服務中心主任郭偉?告訴記者,90后的就業期望值很高,大部分都希望找一份輕松點,可以雙休的“體面”工作。“我們單位曾經有一個文職類的崗位向社會進行招聘,工資待遇大概是2000元左右,收到90后求職者的簡歷就有幾百份。”
企業
要“主動”適應
多投資人文管理
對于90后的職場現狀,張喜平認為不能單純地指責作為“乙方”的90后,作為甲方的企業要“主動”改變。根據其調查,60%的企業沒有給到足夠的時間和場地給90后員工娛樂。
“企業應該主動去適應職場新生代的變化,而不是只一味追求成本管理。”張喜平說,目前企業單靠設置一個關系專員的崗位,是不能緩解目前職場供需矛盾的,只有雙方相互“體諒”,企業多進行人文管理投資,才能改變目前尷尬的現狀。
要有“歸零”心態
實際定位人生
在職場上,90后的就業形態被專家比喻為“漂浮在天空中的水汽”。在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張喜平看來,作為消費時代的產物,90后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導致目前90后就業現狀的主要原因。
張喜平告訴記者,早在2011年,他曾做過一個新生代農民工權益保護的調研項目,經調查后發現,90后是一群追求品質生活、小資的工作環境、希望自我實現的人,他們不想干重體力活,不希望像父輩一樣埋頭苦干,但他們的能力與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在佛山以制造型民營企業為主,產值上億元的企業不到10%,大部分企業都是中小企業,人才供需結構以藍領為主的職場現狀,導致他們的需求很難得到滿足,在沒有太大的生活經濟壓力的情況下,“跳槽”成為他們追求小資生活的一種探索,對于不如意的現狀他們以“?絲”自嘲。
張喜平認為,90后的求職者們走向職場時,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心態,他們能不能擺脫原有的那種“受寵”的心理、更平和地面對同事和領導很關鍵。他強調,90后畢業生要有“歸零”的心態,放下家庭和以往的優越條件,想法務實些,工作刻苦些,職業規劃和目標清晰些才能順暢地融入社會,在職場中會走得更好。他希望90后能更加實際地定位自己的人生,千萬不要在各個行業和各個崗位之間無邏輯地亂跳,免得陷入越跳越貶值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