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小說—走在職場的小路上(三十一)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通過這件事情,這個HR覺得做人資工作一定要有理性大于感性,把握好度。不能因為同情而放棄了原則。在和員工溝通的時候,不能一開始把所有的好的結果都告訴員工,因為有些事情是不可控的。另外在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要注意溝通的關鍵人物。上面的故事后面是家屬那塊出現問題,所以要注意方方面面。
理性的行為,感性的語言
今天面試了一個候選人,在面試的過程中她描述了件讓自己覺得特別挫敗的一件事。事情的經過其實是她剛做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時候,有一個員工因為違反操作流程受傷。當時她非常同情員工,想到對方家里很困難,又是在工作場合受傷,所以想盡量給員工爭取補償和工傷的費用。還未確認清楚具體可以支付的數據后就和員工溝通,說公司可以為員工支付一大筆費用,員工當然很開心也覺得理所當然。可是后來情況不同了。當所有該支付的和其實可以不用支付的費用公司都批下來告訴員工的時候,員工的家屬反而來到公司大吵大鬧,覺得公司虧欠了員工。應該可以賠更多,但她卻沒有盡力去爭取。這位HR非常的生氣,覺得自己一片好心被人冤枉。
我們通過這件事進行了對話,對話如下:
我問:“你當時怎樣想的?”
她說:“我當時是覺得員工畢竟是在工作場合受傷,幫他盡量申請補償是應該做的。”
我又問:“那這位員工為什么受傷,原因是什么呢?”
她回答:“是違反了工作流程引起的。但當時我覺得員工很可憐,因為受傷,估計幾個月不能上班。”
我又繼續問:“那你當時是怎樣和他談的呢?”
她回答說:“我當時和他說,我會幫你申請例如工傷補貼等費用。這些是可以申請到的。你放心修養,早日康復。”
我又繼續問:“你現在回想起來你當時和員工說的這句話有沒有需要改進的?”
她很有感觸地說:“我覺得自己沒有把握好自己的立場。其實員工雖然受傷了很可憐,但是也是因為違反了操作流程導致的,所以還是得和員工說清楚。另外在幫員工申請補助之前,不能把所有可能申請到的費用都告訴員工,需要降低對方的期望值。否則萬一出現補貼無法申請到預期的時候,員工心理上的感覺會很不好。最后我總結了一下以后做類似的溝通也需要和員工的家屬進行,取得家屬的理解和信任。”
通過這件事情,這位HR覺得做人資工作一定要理性的行為、感性的語言,把握好度,不能因為同情而放棄了原則。在和員工溝通的時候,不能一開始把所有的好的結果都告訴員工,因為有些事情是不可控的。另外在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要注意溝通的關鍵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