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你的離職率還好嗎?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談到離職率,首先來統一一下算法,否則數據沒有可比性。我們的離職率算法如下(這個算法與前程無憂每年發布的離職調研報告一致,也是外部專業機構常用的計算方法,我本人也頗為認可):
不同計算周期的離職率計算公式:
當2013年上半年的一線作業員離職率在8%上方久不下來,我便知道,今年我們又創造了歷史。過去三年,我們的一線作業員平均月離職率(12個月的月離職率取平均值)都只有的4%左右,單個月份的離職率難得見到超過6%,而2013年,平均月離職率劇增至7.4%,最高的一個月竟然超過13%(如圖)。
我們的員工怎么了?我們怎么了?
所幸下半年,平均月離職率降到了6%以下,稍有寬慰。年度來看,年度離職率已經創造了歷史新高,前段時間看到一份報告說制造業2013年度離職率為30%,我只有羨慕嫉妒恨了。
痛定思痛,2014年,一線作業員的離職率必須有所控制,于是讓生產部門自己提控制目標,報過來月離職率5%,好吧,大哥,給你6%的目標吧,如果月離職率6%,換算為年離職率約40%左右,也就是意味著一位新員工進到公司,至少在崗1.5年(30%的年離職率意味著至少在崗2.3年),真能這樣,我也算是心滿意足了。
員工離職的因素千千萬,馬云談到的離職兩大因素:錢沒給到位、心委屈了,基本上不太適用于生產作業員。我們的90-95后們,現在離職的因素很多,絕不簡單是錢的問題,有時是與同事鬧矛盾了,有時是與女朋友分手了,有時是不認同班長的管理,有時是覺得食堂飯菜不好吃,有時是覺得上夜班好累...
所以,思來想去,我還是定義,合理的流動性是沒有辦法避免的(特別是我們這種制造型企業),那現在的問題是:什么樣的離職率才叫合理?月離職率5%?8%?或10%?我這個離職率高嗎?你們的離職率還好嗎?
故,借此提議大家分享各自的離職率,看看到底你的有多高?
有興趣參與的朋友(制造型企業車間操作工,這樣才具可比性)可以回復微信,告知以下幾個簡單的信息(如:家電制造+1560人+武漢+8.65%):
1、企業所在行業?比如電子制造、機械設備、電器、醫藥或快消、半導體等,但一定是制造類
車間操作工人數規模?
2、所在企業一線人員規模?
3、企業所在地區。
4、2013年平均月離職率(注意哦,離職率的計算方式和本微信的保持一致哦)
如果分享的數據達到一定樣本數,我可以借此撰寫一份簡單的離職數據報告,給參與調查的同仁進行分享。
也許有了更多的數據,我們才能分析更多的原因,來為離職改善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