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能力更重要的,是擁有正確的管理認知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不論是BAT這樣的一線大廠,還是中小企業,管理者們每天都要面臨著或大或小的問題。
管理者會常常因下屬工作效率低、團隊不和、溝通不順暢等問題而苦惱,也曾試圖改變現狀,但始終逃不出“一管就死、一松就亂”的怪圈;或是陷入“累死自己、閑死員工,不被領導理解”的循環,員工沒激情干勁,業績一團糟。
這些管理中遇到的通病可總結為,向下,倍感無奈;向上,倍感憋屈,下屬也是怨聲哀道,處處敷衍。
作為管理者,該如何處理下屬的用人和工作問題,并把業績完成得盡善盡美呢?請看本文~~
版權信息|作者:是Tom啊 來源:知乎
#01
做好向下管理,善于選人、用人
眾所周知的京東集團,從原來的36個人發展到如今的16萬人,劉強東是如何做到的?這里不得不提京東的四張表格。
1、能力價值觀體系
京東用人原則很直接,主要考核員工的價值觀和能力。京東將員工分為五類:廢鐵、鐵、鋼、金子、鐵銹,并制定了相應的管理辦法。
第一類是廢鐵,也就是業績和績效很一般,這類員工在招聘時就會直接棄用。
第二類是鐵,價值觀和公司非常匹配,但能力一般。這樣的員工京東會給他們一次轉崗或者培訓的機會。
比如新來的員工是做市場的,業績一直上不去,主管就會跟員工進行交流,評估他的能力有機會轉崗到其他的部門,如果業績不達標,還是會被勸退。
第三類是鋼,他們的能力和價值觀跟公司特別匹配,這部分人是公司的核心員工。
第四類是鐵銹,這部分員工業務能力強,隱藏性也非常強,一開始很難發現他們和公司之間的分歧。一旦他們對公司進行破壞,會造成巨大的影響。
2、ABC原則
管轄與監督方面的ABC原則。京東每一層級的員工的績效考評由上面兩級管理人員來共同決定。
譬如,級別C向B匯報,B向A匯報。那么C的加薪、辭退、獎金、股權等等都由A和B來共同決定。這就是所謂的兩級人事權;HR部門主要參與監督。
3、8120原則
這個原則是管人用的,一個中高層管理人員可以管的最佳人數是8-12個人,如果低于8個人就合并,高于12個人再考慮設立第二個管理者。
這么做,是為了讓中高層能夠有足夠的時間思考戰略,同時也不會很閑。在京東絕不允許出現1個人管理2個人的結構,這是資源的浪費。
4、2N原則
這個原則指在京東有兩件事是員工不可以做的。
第一,管理者不可以帶很多原單位同事到公司,最多只能帶一個人,如果多了,必須分散到其他部門去。
另一件是所有管理者必須找到可以替代自己的、公司認可的人員,如果第一年找不到,那第二年的加薪就沒有了,要是兩年之內還是找不到的話,公司會直接讓他走人。
也就是說,在京東沒有誰是絕對安全的,就連劉強東也不例外。
運用好這四招,善于用人,提高團隊的業績,這才是管理者的價值。
#02
善于向上管理,工作如魚得水
處理好選人、用人的問題后,你的管理能力已經成功了一半。那剩下的是要學會向上管理,也就是處理好你的上司。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說:“你不必喜歡或崇拜你的老板,你也不必恨他。但你得管理他,好讓他為組織成效、成果,以及你個人的成功,提供資源。”
處理好與上司的關系,能讓你的工作如魚得水。
眾所周知,管理需要資源。那么,資源的分配權在誰的手上呢?很顯然,在上司(老大)手里,這是由管理的特性決定的。
因此,當你需要進行管理的時候,獲得資源尤為重要,這就需要對上司進行管理。
簡單來說,迎合上司的長處,避免上司的短處。這里不是說,讓你跟上司走的近,拍上司馬屁。作為靠能力吃飯的管理者,是不會做這種低級的事。那他們都會怎么做呢?
1、靠業績和忠誠贏得上司的關注和授權
作為下屬,需要站在上司的立場思考問題,做事情,并通過業績來證明自己。
一個朋友的公司來了一位優酷的運營總監,起初這位運營總監對老板的一些決策完全不適應,也因為是新人,能借用的公司資源也甚少。
之后,他默默地從一個新項目開始,做出業績、做出標桿,用實際行動贏得了老板對外來理念的認同與信服。新項目的成功不僅贏得了老板的信任,而且也贏得了企業各部門的支持,隨后很多問題也都迎刃而解。
2、與上司建立和諧的工作方式
下屬采用上司能夠接受的形式處理問題、交流看法,根據上司的特點調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管理習慣。
比如,你的上司關注細節,擔心失控。你可以通過報表制度、例會制度等方式確保信息準確流暢。不能讓第三者來向上司傳遞信息,也不要對信息有所保留。
知乎說過:管理的本質不是權力和頭銜,而是資源的爭取和調配。
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會爭取到最好的資源,讓自己的上司為己所用。管理這門學問,無論是向下管理還是向下管理,每人都會不斷循環“晉升-管理-晉升”的道路,這條路中的每個階段都需要用心去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