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現在年輕人找工作很難?因為你沒用對方法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最近這段時間,按常理來說應該是招聘旺季,可是今年格外冷清,很多企業不裁員就不錯了,招聘HC直接鎖死。
我在后臺也收到不少年輕讀者的私信,詢問關于找工作的難題,所以接下來聊一些個人經驗和看法,希望能給各位一些啟發。
一個人不同的職業階段,找工作所依賴的路徑是不一樣的。
這就像打游戲,你剛出新手村的時候只能拿一把小破劍拼命砍,可到了中后期你有大把的武器和招數去花式虐boss。
但記住一條,千萬不要越級去挑戰。
什么階段就該做什么階段的事情,這是職業生涯的自然規律,90%的人都逃不過這個邏輯。
找工作是一樣的道理。
剛畢業的大學生初來乍到,學歷和背景就是硬通貨。因為這是最方便快速幫助HR進行人才篩選的標簽。
你說你在學校社團做過什么職位,大學期間搞了哪些社會實踐,參加過哪些大廠實習,費盡心思把簡歷上堆得多多的,但實際幫助真沒那么大。
這些東西在HR和業務負責人眼里基本上等于過家家,頂多算是剛入門。你在學校學的東西,進入工作之后全部都得推翻重來。
這個觀點我之前也說過,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HR,每天看幾百份簡歷,哪有時間對著簡歷上幾十上百字的小作文仔細看。
大家都是關鍵字搜索,幾個基本的硬性詞條有了,985,211,專業對口,拿過獎學金,有相關領域的知識打基礎,這就夠了。
更進一步的評判,還不如面試時當面聊的感覺更重要。
所以這個時候先上車,別太挑。只要招聘的各方面條件都還過得去,就先進場再說。
至于說看未來發展這個事情,其實很虛。
因為首先別人的經歷不一定適用于你,再一個未來這個行業會發生什么變化,你也肯定不知道,所以說了等于白說。
很多當年被人瞧不上的公司和行業,短短幾年就迎來了突飛猛進的增長(不光只是互聯網)。反之許多當年大家趨之若鶩的工作(比如外企和四大),現在看來性價比真的不高。
現在告訴你的所謂未來發展,其實都是一種過時的經驗,注重當下的所得所失更重要。
等到工作三五年了,你已經走出新手村了,這時候手上的武器和招數也就多了。找工作靠的就不是一腔熱血,而是謀略。
接下來有幾個T0級的找工作利器,我依次講講:
1. 核心部門和項目的經驗。
過去我一直勸大家,不管你在什么公司,盡量都去核心業務部門,去做核心的項目。因為這能給你帶來的成長經驗值,是翻倍的。
像我這些年帶過見過的新人也不少,但真正悟到這一點的年輕人,扳著手指頭都數的過來。
什么叫核心業務,核心部門?簡單講就是離賺錢最近的地方(注意我說的不是錢,而是賺錢)。
比如能給公司帶來最大現金流收入的客戶,符合公司未來重點發展戰略的項目,能幫公司進行新領域開拓的業務線等等。
覺得這些不好理解,那你就注意一下平時同事們竊竊私語聊得最多的地方,大家都心生向往想去的地方,公司老板開員工大會時提的最多的東西,這準沒錯。
所以如果有可能,盡量去這些地方。哪怕受苦受累受折磨,你以后會發現這都是值得的。
在一個不怎么受重視的崗位上干好幾年,遠遠比不上在一個關鍵部門里呆哪怕只有半年。
在一個得不到資源支持,不受老板重視的項目上花費時間,遠遠比不上你跟著核心大部隊一起,哪怕只是在后面打打雜。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邏輯,在職場上不管用,要做你也得做鳳尾。
況且就算是做鳳尾,你每天接觸到的視野和知識,參加的會議,面見的客戶,身邊一同工作的優秀同事,這些都構成了耳濡目染的高質量環境,能激發你無窮的上進心。
假以時日厚積薄發,你會驚訝自己的巨大改變,再去找工作時會發現輕松不少。
你能說出口的項目經驗和案例,圈子里大家都知道。面試的時候會說,哦原來那個項目是你做的啊,那篇爆文是你寫的啊,那個案子是你策劃的啊。
這不比你費盡心思準備一大堆介紹自己的小作文有用得多?
2. 職場貴人。
最好的職場貴人是前老板,其次是前同事,他們構成了你職場人脈的底層基礎。
所以我強烈建議你,和每一任職場前老板和前同事都保持好關系。
如果不是經歷了什么不公正的職場待遇,離職時最起碼你要做到的是,對方對你是有祝福的。
你也甭管這祝福是真心實意還是逢場作戲,但至少對方不是希望你趕緊走。
任何行業的圈子都是越往上越小,圈子一小,一個人的口碑就變得格外重要,甚至比簡歷重要得多。
你的為人怎么樣,工作能力和人品如何,別人打聽一下就都出來了,簡歷反而只是個參考。
當然我不是要你去刻意迎合你的老板和同事,去拍人家的馬屁,這個不叫關系好,相反人家可能還會對你生出戒心。
你只用做到一條就夠了:
做個靠譜的人。
別看這句話簡單,實踐起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
不逃避自己的工作責任,犯錯了不甩鍋給同事,在專業上肯鉆研,在業務上有想法,在人際交往上誠懇待人,不渾水摸魚,該你出手的時候絕不含糊也不掉鏈子,這都是靠譜。
也許你會困惑,你還是個菜鳥,人家為什么愿意幫你。
這個問題很好,仔細想想,為什么貴人會提攜你?真的是因為他是伯樂,恰好又遇到了你這匹千里馬嗎?
我不說這種可能絕對沒有,但這么熱心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行為,發生的概率十分低。
更普遍更實際一點的想法是:
他今天提攜了你,想的是你以后飛黃騰達之后能反過來幫他。
這才叫禮尚往來,春種秋收。
有很多老板做人的格局很大,五年前提拔過的年輕人,五年里還一直默默觀察他的成長,等自己出去創業或更上一層樓的時候,再招到身邊來干一番大事業。
這種養成系的職場故事特別多,所以你大可不必覺得不好意思,互相利用不丟人,沒人利用你才丟人。
時刻找機會展現自己的潛力,時間長了自然會有貴人注意你。
3. 專業獵頭。
到了職業生涯的中后期,找工作不再靠網上海投簡歷了,一個主要靠我上面說的前老板/前同事做內推,再一個就是靠獵頭。
如果一個人30歲以后找工作還在網上海投簡歷,只能說明30歲之前混得不怎么樣。
獵頭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群體,有時候他們跟你掏心掏肺像朋友一樣聊天,有時候又能沉著冷靜分析你自身的優劣勢,給你提供專業的跳槽決策。
但你要記住,他們之所以對你這么熱絡,是因為你身上有價值。
獵頭的薪資提成都是靠推薦候選人的年薪來定的。你的收入越高,他們推薦你成功入職后獲得的獎金也越高。
所以獵頭和你是利益共同體,他們是你找工作跳槽路上的智囊軍師,運用得當你可以省不少事情。
而且除了提供工作待遇和升遷機會,你更可以把獵頭作為了解行業大盤圖景的信息渠道。
這些信息能夠反向幫助你去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比如我曾接到過一家獵頭公司的電話,他們正在幫助一家國內知名的電商企業找營銷類人才。
聽完對方的職位描述之后,接下來半個小時都是我在反問問題,例如:
1)這家公司接下來的發展戰略是怎樣的?會側重在某些細分領域來特別發力嗎?
2)這家公司未來是否有上市計劃?
3)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的競爭對手?他們認為自己的優勢有哪些?
4)這個職位在公司內部現在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日常配合工作的部門有哪些?在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中,這個職位的角色會發生什么改變?
一個專業的獵頭,不僅提供給你工作機會,更為你提供行業大盤的最新信息和知識,幫助你掌握行業發展的動態趨勢,這個也很重要。
那如何甄別好獵頭?
這個話題很大。如果簡單說就兩個字:舒服。
和專業獵頭溝通的時候,你不會有一種急躁緊張和壓迫感,反而如沐春風,不管這個職位機會好不好,你都不會覺得一無所獲。
一個好的獵頭公司,一定對自己員工怎樣給候選人打電話有嚴格的訓練和標準。因為這不僅代表了獵頭公司的專業形象,也代表了用人企業的專業素養。
不急不慢,放長線,釣大魚,這是專業獵頭的特征。
以上三個找工作的武器,都是比較高效,勝算比較大的,希望能對各位有一些啟發。
最后再多說幾句,千萬不要好高騖遠。
之前網上有個采訪,問了一堆大學生說覺得自己什么時候能年薪百萬,普遍回答都是5-10年。
但凡工作過幾年的人,看到這個回答都會覺得扯淡,完全是活在夢里。年薪百萬在任何行業都是金字塔頂端的人,哪個不是過關斬將殺出一條血路才得到這個成就。
這個如果沒經歷過,說再多都不會理解。
你在學校里獲了各種獎,拿了一堆證書,學習績點名列前茅,進了公司以后一樣還得挨錘,全部都要推倒重來。學校和社會是兩套規則,兩個體系,兩種生存方法。
永遠記住,精進自己的業務能力,提高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同事,老板,客戶都維系好關系, 建立一個踏實靠譜的口碑,過不了幾年你就會發現,當年做的這些準備都是未雨綢繆,春種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