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思想的人,才是真正的力量無邊!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什么是最高明的見解?見解 。——見到人生問題,與心里的疙瘩。——解開它。
見之解之,問題沒了,疙瘩解開,自然就舒心如意。凡事究理,究的就是自然之理。
自然之理明明擺在面前,若非要另起鍋灶另立見解,這叫鬧事。規律就是規律,沒有為什么,只有是什么。
狼吃羊,不是狼多么邪惡,只因它就是肉食動物。
羊吃草,也不是草犯了什么錯,只因羊是食草動物。
這就是自然現象。
若非要在這自然而然之中,強立分別心,這是最典型不過的惑亂人心。
私隱之事不可亂解,這體現出對他人的尊重。
生命與自然規律,不要做主觀解析,尊重規律,切勿強立善惡。
人都有眼,所見皆同。人都有心,解析分明。
——區別只是在于:看對地方,解對時候。
人生只屬于自己,優秀的人不跟別人比。
和自己相比,就該讓自己的見解,日益明晰,日見高明,反之,活在糾結的心里,或是做起事情一勺燴,利益盤結糾纏不清。
什么是思考力?
大家對思考常見的誤解之一是,認為思考是職業的思想者的特權,是學者在書齋里每天在進行的工作。
其實思考是分成兩個部分的:一部分是在觀念世界中的抽象和總結,然后形成一個觀點;另一部分其實是把自己的抽象和總結,把自己的觀點,放到現實世界中,去真實地承擔風險。
01
思考力不是坐而論道,而是躬身入局、風險共擔的結果之一。
02
思考力是能夠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快速調整自己的想法。
善于思考的人會根據事情的發展變化,深入事實本身,去調整自己的思考,而不是固執己見、刻舟求劍。
思考的質量,決定人生的質量
如何獨立思考,不做隨大流的“烏合之眾”?獨立思考并不是反復地去問為什么,
比如:
我的產品是業內最好的,為什么用戶就是不買呢?
這句話有一個隱藏的前提,一個他覺得不需要討論的觀點:我的產品是業內最好的。
但是,這是真的嗎?
這是一種心理暗示。暗示問題出在外部。暗示這完全不是我的問題。
但用戶不買的原因,恰恰可能是因為,你的產品根本就不夠好。
至少,不是你以為的最好。
所以,思考的過程中也會有陷阱,隨時隨地在影響著我們的獨立思考。
如何能更好的獨立思考?
01
一定要有自己的知識框架,心中要有一顆“認知之樹”。
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很大程度是因為自己不懂,當你有自己的知識框架,說明你對事情有“體系化”,“連續化”的認知。而不是割裂的,點狀的看法。
02 只看事實,不看情緒。
別人看情緒,你要看邏輯。
常識越大、越多越好。
證據越權威越好。
證據越來自于科學共同體的越好。
隨時做好準備,等待新證據和新結論的到來。
03 少關心“關注圈”,多關心“影響圈”。
你關心的,但你無法改變的事情,叫“關注圈”。你關心的,但你可以改變的事情,叫“影響圈”。
少關心那些你無能為力的事情。多關心那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