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過最高級的聰明是: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天上的繁星數得清,自己臉上的煤煙卻看不見。
《孟子》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人生是一個不斷認識自己的過程,當遇事不順,或者屢遭碰壁,萬不可怨天尤人。
而要反躬自省,凡事先從自己身上去找原因。
人生最困難的事情,恐怕就是認識自己了。只有通過不斷的自省、思考、重塑,才能夠做到自我超越。
作者 | 曉芳
來源 | 曉芳說職場(XF-SZC)
天上的繁星數得清,自己臉上的煤煙卻看不見。
《孟子》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人生是一個不斷認識自己的過程,當遇事不順,或者屢遭碰壁,萬不可怨天尤人。
而要反躬自省,凡事先從自己身上去找原因。
人生最困難的事情,恐怕就是認識自己了。只有通過不斷的自省、思考、重塑,才能夠做到自我超越。
1
凡事要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畫家莫迪里阿尼曾提到,“人最大的劣根性,就是雙眼都用來盯著別人和外邊的世界,難以自檢。所以,我們應該用一只眼睛觀察周圍的世界,另一只眼睛審視自己。”
一只眼睛用來“度人”,一只眼睛用來“度己”。
在工作中,不要總是怪老天不給運氣,抱怨老板不會識人,同事不好相處。
在生活中,也不要總是抱怨愛人從不體諒自己,朋友有很多無法忍受的缺點。
如果總是一味的抓著對方的短處不放,而從不去檢討自己,一遇到事情就埋怨別人,這將非常不利于任何一段關系的發展。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真正的聰明人必須具備自知之明,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很多問題方能迎刃而解。
有個朋友,給我講了一段令他很后悔的經歷:
有一次,他在網上買了一把吉他,收貨后卻發現商家承諾的各種小配件和教程都沒有收到。
于是他向客服反映情況。客服說,肯定是包含了配件和教程的,讓他再仔細找找。
不知道當時是出于急切想學吉他的心情,還是由于一時疏忽,他隨手翻了一下,就堅定的說沒有收到配件。
一方說發出去了,另一方說沒有發。于是朋友便斷定店家想套路他購買配件,就要投訴店家,雙方言辭激烈。
最后,卻在朋友打算扔快遞盒的時候,從泡沫下面掉出了一包配件和教程。
這時候朋友才恍然大悟,想起之前對店家的惡劣態度,頓時深感愧疚。
這些雖然只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是足以體現自我反思有多重要。
遇事先反思自己,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馬上開始攻擊別人,總認為是對方的疏忽。
比如我這個朋友,當時能先鎮定的理一下收到的包裹,不那么馬馬虎虎。又或者,店家那邊先反思自己,是否是包裝時沒有放到顯眼的位置。那么完全可以避免這樣一場不愉快的發生。
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種自我修養,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現。
如果我們能常有自我反思的意識,便能更快的冷靜分析和及時找到問題的源頭,誤會也能降到最小,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2
及時反思并改正,永遠不嫌遲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做到及時的自我反思,不在同一個“坑”跌倒兩次,才是聰明之人。
連莎士比亞也說過,“知錯就改,永遠是不嫌遲的。”
小李是我以前的一個同事,他這個人性格開朗,看起來大大咧咧的。按道理來說,在公司人緣應該不會太差,但實際上他的職場人際關系并不樂觀。
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遇事性格特別急躁,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容易說話得罪人。
有一次,他所在的部門分了幾個小組,進行業績PK。同組有個伙伴跟客戶晚簽單一周,剛好影響了整組的月度業績。
得知這個消息后,小李還沒有完全搞清楚事情的緣由,就很激動的沖上前去把人家給兇了一頓。
但后來,卻得知是冤枉了人家。
因為客戶的資金需要周轉,6-7天以后才能拍板,所以不得不晚一周簽單。
事情搞清楚后,那個被冤枉的小伙伴也不愿意再和小李一個組了,還給領導申請要求調換小組和搭檔。
領導找小李談話,告訴他一定要自己好好反思一下,因為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被同事投訴了。
小李事后和我聊起時,仍舊憤憤不平,抱怨他的同事和領導吹毛求疵。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其實我心里本質并不壞,只是有時候嘴快容易得罪人!他們根本不懂我。”
聽他說到這里,我長嘆一口氣。知道他并沒有認真反思過自己,自然也意識不到問題的根源在哪里。
盡管他的個人能力很強,如果處理不好自身的問題,是很難在職場上有上升空間的。
我和他說了很多,依舊無法改變他的想法,也只能作罷,讓他自己去吃些苦頭。
后來他因為臭脾氣吃過不少虧,還經常被同事疏遠,有次還跟領導發脾氣,直接丟掉了工作。
幾年后再見面時,他都已經開始自己帶團隊了,聊起往事他總是感嘆:
“現在我這脾氣早就改了,沉穩了不少,但是可惜啊!要是前幾年早點懂這些,也不至于走那么多彎路”。
在工作中,當出現分歧和矛盾的時候,最怕彼此都認為自己沒錯,相互埋怨,這樣彼此關系就會緊張。
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
西塞羅說過,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只有愚人才會執過不改。
就像上面提到的這個同事,如果他始終都不承認是自己的問題,不去及時反思,改掉急躁的脾氣,那他多半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職場中遇到問題時,不要總想著干脆跳槽、換個環境。這只是暫時的,問題依然存在。
相比改變環境,改變自己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魯迅先生曾說:“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無情地解剖我自己。”
只有多反思自己,才能避免讓同樣的錯誤重復上演,不在一個地方跌倒兩次。
只要你想變得更好,及時反思,知錯就改,那么就永遠不嫌遲。
堅信,強者都勇于改變自己。
3
自省,成為更好的自己
法國著名牧師納德·蘭塞姆,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墓碑上工整地刻著他的手跡——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將有一半的人可以成為偉人。”
蘭塞姆的手跡是什么意思呢?難道時光倒流,有的人就真能成為“偉人”嗎?
有位智者是這樣解讀的:
“如果每個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幾十年,至少有一半人可以成為了不起的人。”
確實,在人生道路中,走彎路、遭遇挫折,都是常事,每個在世間的行者都避免不了。
但是,由于大家的態度不同,結果也就不同,長期下來,甚至人生軌跡也大相徑庭。
有的人會抱怨命運不公,或是認為自己運氣不好,進而自暴自棄。但卻從不會去反思自己,主動從自身找原因。于是錯失了很多自我成長的機會。
自我反思,其實更像是一場復盤,我們的每一次自我審視,都會帶來新的成長機會。
那些怨天尤人從不愿意自我反思的人,有時候并不是你運氣不好,而是你自己先放棄了自己。
海涅曾說:“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
在自省中,能總結過去,也能規劃未來。
希望你我都能做到每日三省吾身,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