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怎么樣,吃頓飯就知道了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關愛員工,從關心員工吃飯開始。
最近胖了1斤,正在減肥的我特別羞愧。
原因是前不久我去一家關聯公司參加培訓,愛上了他們的工作餐,太好吃了,品種之豐富讓我驚嘆,從廣式早茶、煲仔飯、瓦罐湯、椰子雞、蝦蟹……到北方各式面點、餅類,應有盡有,還特別便宜。
美食打開了我的胃,短短一周我就胖了1斤,真是幸福的煩惱!
看到這家公司的員工精神面貌都不錯,果然,一家公司怎么樣,吃頓飯就知道了。
1
食堂
是展示公司實力的最佳場所
說到員工食堂,大概谷歌的食堂算是天花板了。谷歌的食堂分為中餐區、西餐區、沙拉區和現做區,品種多樣,讓你眼花繚亂,而且天天換菜單,有傳聞說,谷歌菜單20天不重樣。
為了讓員工吃好,谷歌不計成本,甚至還專門請來了米其林星廚,而且這一切,都是免費的!
其實,國內也有不少大廠像華為、騰訊、字節跳動……伙食也特別好,也很便宜,甚至免費。
有人說,一個好的食堂,是大廠的標配,員工的安慰。
的確,食堂,是展示公司實力的最佳場所。
想留住員工的心,先留住他的胃。這些公司都明白,讓員工吃飽吃好后,他們才有動力工作,創造更大的價值。
更有境界的公司,不僅讓員工吃好,還會更上一層樓,考慮如何讓員工吃出健康。
我家先生有一次去日本母公司出差,在他們食堂吃飯,感覺沒吃飽,再去打點米飯,人家竟然不給他打飯。原來,這里的工作餐都經過嚴格的營養搭配,攝入食物中的糖分和脂肪都有計算,防止你營養過剩變胖不健康,而且他們的食物都以燉煮為主,很少煎炸。讓員工吃得健康,是公司更高的追求。
食堂是公司的第二張臉,也是員工了解公司的第一窗口,每一個“別人家的食堂”的背后,都是一家有實力的公司。
2
吃飯,見企業文化
華為的“吃”文化非常有名。吃文化、搬家文化和床墊文化,合稱華為“三大家居”文化。
任正非特別重視員工的“吃”,華為食堂的美食讓人羨慕嫉妒,在吃的方面華為絕不將就應付。任正非還曾多次組織食堂大比武,并親自擔任評委,激勵食堂把飯菜做好。
在早期的《華為員工守則》里就提出:“公司提倡‘吃文化’,上下級和同事之間互相請客吃飯、吃面條,在飯桌上溝通思想、交流工作。”
在華為,吃飯是一種分享與溝通的方式,在很多場合,任正非都提到過要發揚光大華為的吃文化。
任正非說“你感覺自己進步了,就自己請自己撮一頓;你要當好領導嗎,那么,多請部下吃幾盤炒粉吧,在輕松自由的氛圍里,很輕易就做到了上下溝通,協同工作,部門的效率也就提高了;你想做大秘書,也要多請客,你的工作經過溝通開放了,大家幫助你,互相又了解,你就能成為‘大秘’;搞管理的,更要經常這樣在一起聚餐。”
品嘗一頓美食,是融治關系最好的方式。因為在飯桌前人們最容易放下心中戒備,吐露真言。美食,是人和人溝通的橋梁,它讓人們打開心靈的窗戶。
任正非一定深諳這個道理,他多次鼓勵干部請下屬吃飯,他說 “哪個人請下屬吃飯次數最多,那么他就能夠升職最快。”
和華為吃文化相反的是很多公司勸酒、灌酒、罰酒文化。領導強迫下屬喝酒,甚至不顧下屬身體,讓他們往死里喝。“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丑陋的酒桌文化在職場比比皆是。
吃飯雖是小事,折射出來的卻是公司的企業文化。而企業文化,會像DNA一樣根植于員工的骨髓里,指引員工的行為,進而影響公司。
3
飯桌,見老板格局
任正非是個有大格局的老板,他和下屬吃飯,不僅次次都是他私人請客,而且每次他都去開發票,開完發票就當場撕掉,從不報銷。
相比之下,我的前老板就太沒格局了。他讓下屬和他一起加班,到了晚飯時間,和大家一起去小飯館點了幾碗牛肉面,竟然還要AA制。
拿著百萬年薪,不舍得請下屬一頓牛肉面,令人寒心。這樣的部門怎能有凝聚力?人心成一盤散沙,員工紛紛離職。
還有更沒有格局的領導。
網上曾有個新聞,某銀行有位新人小楊參加單位的飯局,他因個人原因不能喝酒,過去十年滴酒未沾,在當天酒桌上,因沒喝“A角”敬的酒,被領導扇耳光和辱罵,隨后,小楊先行離開,還被沖動的同事追罵到電梯口。
在這種領導面前,下屬沒有任何尊嚴。在酒桌上,他讓你喝,你必須喝,不得有任何借口,哪怕你酒精過敏,哪怕你還打著頭孢。你若是不服從這種潛規則,就等著他給你穿小鞋吧。
沒有格局的領導比沒有能力更可怕,跟著這些沒有格局的領導,你的結局也好不到哪兒去。
難怪有老員工告誡新人:看一個領導怎么樣,有個捷徑,和他吃頓飯就知道了,在飯桌上你仔細觀察他的表現,就能判斷出他值不值得你跟隨。
4
關愛員工
從關心員工吃飯開始
職場綜藝節目《初入職場的我們》中有一期是在格力公司食堂拍的。
格力的食堂菜品繁多,員工享有免費的兩菜一湯標準工作餐。如果你想吃得更好,可以自費加菜,但是加菜的價格不超過10元。
當董明珠發現一碗麻辣燙居然賣到15元時,立刻去現場調查,發現麻辣燙每斤18元,但計價方法是將所有的菜品放在一起稱重。
她覺得不合理,馬上把食堂負責人叫來,要求他迅速整改并降價,把菜品葷素分開標價。
董明珠表示,“員工們一餐少兩塊錢,一天能少六塊錢,一個月就能少兩百塊錢,他們就可以買更好的東西。員工是企業最大的財富,在公司不允許賺暴利。”
有網友留言,“聽完真的淚流滿面,這才是真正為員工著想啊。現在還有哪個老板能像董明珠這樣了解市場的物價,聽到價格高于市場價,馬上讓負責人整改降價,哪怕是一餐便宜兩塊錢也要為員工爭取,真的太感動了!”
大老板、大公司有實力關愛員工,讓人感動,其實沒有實力的小老板一樣讓人肅然起敬。
網友曉曉說,去年年會,她們公司老板只是請大家在一個寒酸的小飯館吃了頓飯。
但老板點菜時盡可能照顧到每個人,點了大家都愛吃的菜。席間老板一個一個地敬酒,對于不能喝酒的女同事也主動換上飲料。
老板說“雖然這一年公司一直在虧損,但還是非常感謝你們一直都在,只是給不了你們很高的工資,年底也沒錢辦一個像樣的年會,讓你們受委屈了。”
同事們紛紛回敬老板表示不委屈。這次年會就一個晚飯,沒在很高檔的酒店,甚至都沒好酒,但那氣氛真的像一家人。
吃完飯老板在路邊給每個同事攔了車,將他們一一送回去才走,然后睡前又在群里發了一個紅包。
曉曉說,本來她準備過完年就辭職的,但年會上老板說的那些話感動了她,于是她選擇了留下。
一頓寒酸的晚飯,不能滿足員工的胃,卻能溫暖他們的心。
民以食為天,吃飯雖是件小事,卻大大反映出一個企業對員工的態度。
我看過太多的公司,把“關愛員工”寫在手冊里,貼在墻上,可員工加班,連個餐補都不舍得給。也看過有的公司有食堂,可高管窗口的飯菜便宜可口,而普通員工窗口又貴又難吃。
在這個大小周、996,加班成常態的時代,“干飯”成為打工狗為數不多的小確幸。
關愛員工,從關心員工吃飯開始。愿每個打工人都能被公司關愛,都有好好吃飯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