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變自我適應環境 有人說上班很累,累就累在“關系學”上,甚至對此畏懼三分。 我認為,在工作以外,生活中你清高也好,孤傲也罷,喜歡獨處是你個人的事情,別人無權干涉但在工作中,不得不與人打交道,所以必須學會改變自己,嘗試主動與同事們多交流、溝通,最大限度地求同存異,盡可能地融入集體中。這樣不但有利于提高單位的工作效率,也有利于你個人才能的盡情發揮。其實做到與同事打成一片并不難,只要你待人真誠、友善,就...
就業壓力迫使許多大學生擠上考研、考博“獨木橋”。針對這一情況,市勞動保障局局長祝均一上午接受記者采訪時建議——求職不妨嘗嘗“三明治” 今年上海地區考研報名已經結束,8.4萬名人數創下歷年最高紀錄。東華大學和上師大調查顯示:本科生中決定考研的占到42.0%。究其原因,有54.5%的人稱自己“迫于就業形勢”,希望通過考研“增加就業競爭力”。還有的學生表示,碩士畢業后如果找不到好工作,那就再讀博士。 伴隨著2004年新年...
不少大學生求職多了一個新的“附加動作”,就是進行時下盛行的職業測試,有的還到專業的職業咨詢公司、心理咨詢中心去“問卦”,甚至帶著測評報告去求職。 南京某職業咨詢公司工作人員介紹說,職業測評是一種新型的人力資源管理工具,大型外企在招聘時都會有這樣的測試。受試者只需在10分鐘內對數十道選擇題做出回答,就能大致了解其情商、個性和職業傾向等。眼下,不少職業咨詢公司和大型求職網站都開設了職業測評這一新項目,有...
現在校園里時興做職業規劃,一個時常困擾大學生的問題是:我要進入怎樣的用人單位?但卻鮮有人從對方的角度去考慮:用人單位為什么要聘用我?我怎樣才能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 從營銷學的角度看,大學生要找到工作,必須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用人單位需求何在?有一點是很明確的,它不是教育機構,旨在讓你進去繼續進修然后成為“全面發展的人”;它也不是慈善機構,因為悲憐你找不到工作而履行神圣的社會職責。它是什么呢?是勞動機構,...
職場禮儀案例一:禮貌是第一課 某貨運公司財務劉女士 我們公司的場地構造有點特殊,進門的玄關旁邊有一個座位,因為我是財務,不用和他們的項目組的同事坐在一起,所以玄關旁邊的位子就是我的座位。我們前幾個月新來了一個大學畢業生,每次進門首先看見我,招呼不打一聲頭也不點一個不說,還直瞪瞪看了我一眼就走進去了,我懷疑她可能以為我只是相當于前臺的阿姨,所以如此不屑。后來過了幾天,大概她終于搞清楚我并非什么接接電...
在通過互聯網求職時,為了使你的個人資料得到應有的重視,不致于淹沒在成批的電子文件中,你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網上求職時主要精力應該放在擁有人才數據庫的招聘網站上,要把你的簡歷放到他們的數據庫中。因為用人公司會來這些網站瀏覽或要人。總的來說,應該讓用人公司帶著明確的目的來找你,這要勝過自己向大量公司無目的的發放個人簡歷。 2.當然,有選擇的向公司發送你的簡歷也是可以的,但是不少公司的人事管理都反映他們通...
東漢三國時期,群雄逐鹿,人杰輩出!與絕大多數懷才不遇者的思維定勢相反:長期隱居南陽草廬的諸葛亮一出山就投靠了當時最為勢單力薄的劉備集團并終生為其奔走效力。 在為劉備集團做出杰出貢獻基礎上,諸葛亮實現了個人事業的成功——這歸根結底取決于諸葛亮近乎圓滿的職業選擇策劃! 首先,諸葛亮的個人職業發展定位非常清晰。諸葛亮自幼胸懷大志,始終以春秋戰國時期兩位著名的最高參謀管仲、樂毅為個人楷模,立誓要成為他所處時...
直接叫名字不太好,叫“老師”遇尷尬 職場新人為“稱呼”煩惱 “為什么別人叫她林姐蠻好,我叫她她就不樂意呢?我到底該怎么稱呼我的同事?”今年剛畢業的秋秋最近遇到了難題:入職前,父母告訴她,剛進單位資歷淺,對同事要客氣,要稱呼別人為“老師”。可是她到單位逢人就叫老師,卻弄得大家很尷尬,喊人家姐姐吧,別人又覺得她太愛套近乎,沒大沒小。 記者采訪發現,這樣的難題并非只有秋秋一個人遇到。對此,游走職場多年的資深...
下面為您大體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污染: 零食污染 污染程度:★★★☆ 癥狀:輕則情緒異常、齲齒,重則高血壓、肥胖癥。 病因:工作壓力增大,很多人的辦公桌上用來“調劑減壓”的零食越來越多,十有八九是甜食。要是被一堆活兒壓得喘不過氣,就會抓起甜食拼命吃。進食了大量含糖分太多的食物,體內酸堿平衡失調,人體細胞會加速老化,人的適應能力自然下降。 心理診療:管住自己的嘴巴。要是不能經常去健身,那就更應該控制...
- 6419
- 2 職場勵志故事1646
- 1451
- 1239
- 1229
- 1216
- 1130
- 1108
- 1065
-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