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今是知識和日新月異的時代,一個人已經掌握的技能可能很快就過時了。任何工作優秀的應聘者都是那些不斷更新自己知識和技能的人。自我發展是每個人自己的事,而不是老板要求去做的事。那些主動自我學習的人,是那些想不斷提高自己的人。面試中,也該聽聽,應聘者在工作中出現了業務或判斷方面的失誤時,是否會從經驗和教訓中學到什么。那些出錯后一味責怪公司和他人的人不會從經驗和教訓中學到什么。下面一些問題是用來考察應聘者...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軟件學院研究生三年級的小姚同學意外地接到了Google的面試電話。自從小姚9月下旬在線申請了Google中國公司的軟件工程師職位后,他已經等了一個月時間,在隨后幾十分鐘的電話交流中,小姚回答了Google提出的諸多技術問題。 據了解,很多外企在收到簡歷之后,為了在面試前做進一步的篩選,用人單位往往用打電話的形式進行首輪面試。電話面試的時間一般在20-30分鐘左右,用以核實求職者的背景和語言表達能力。對...
周一得到秘書通知16號上午telephone interview.有點小緊張,問她說是主要問rp問題。可是因為有其他的deadline要趕,計劃14日開始準備。期待已久的《無極》首映是趕不上了。 結果14日一早開始看rp,發現跟現在的興趣的方向都不一樣了。因為已有兩三個月,加上期間一直被外國資本家剝削著剩余勞動,看到這些東西難免有些陌生。硬著頭皮看下去,總算看了個大概明白。一看表,中午了,隨便吃兩口吧。——“禍從口入”,食物中毒。這之...
體育界有個著名的“克拉克現象”:克拉克是澳大利亞著名的長跑健將,他在1963至1968年間曾17次打破世界紀錄;然而在此期間的兩屆奧運會上,卻連連發揮失常,與冠軍無緣。這種平時成績好而在重大比賽中屢屢失手的現象就是“克拉克現象”。職場也有“克拉克現象”:有些求職者在一般公司的應聘中表現優異,而在應聘外企等收入高的企業的面試中卻心理緊張,不能發揮出正常水平;有的應聘一般的職位時表現好,而應聘主管等高薪職位時卻莫...
由于外企的工作環境,一般對外語的要求比較高。當然,不同國家在中國設立的分公司或辦事機構,其要求的語種也是不一樣的。但即使是像德國、意大利、法國、荷蘭等國家,由于國內學習相應語種的人不是很多,而且這些國家的人士英語水平也不錯,因此他們大多數僅僅要求應聘者英語較好就行了。除此之外,日資企業一般都要求應聘者能用日語進行工作上的交流。 一般來說,外企的外語面試形式不是很多,無非是面試時讓應聘者用外語介紹自...
1、你是怎么知道我們招聘這個職位的呢? 如果你是從公司內部某人處打聽回來的消息,記得提及他的名字,公司不說偏袒內部關系不代表它不存在。 2、告訴我三件關于這公司的事情? 你應該知道十件和公司有關的事情,他問你三件你回答四件,他問你四件你回答五件。 3.你為什么要來我們公司工作? 很多學生為了表示自己的渴望,一味強調參加某公司可以得到如何好的培訓機會,可以掌握哪些專業技能。但他們忽略了招聘者的感受,雇主并不...
求職者在求職應聘時常常會遇到不具備或不完全具備應聘條件的情形。所謂“術業有專攻”,一個人存在某些方面的缺陷的同時,會擁有另一方面的特長。求職者在面試過程中,不要為了謀取職位而刻意掩飾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但也不要忘了展示自己的特長和優勢。 1992年,裔錦聲取得華盛頓大學中文系博士文憑,一天她在翻閱《紐約時報》時看到了舒利文公司的招聘廣告:要求求職者有商學院學位;至少三年的金融工作或銀行工作經驗;能開辟亞洲...
許多跳槽者參加應聘面試時,都會被招聘者問及離開原來職位的原因。若是由于上班路途太遠、專業不對口、隨遷搬家等人人都可以理解的因素,說起來無顧忌,如果是以下四種因素,就要慎之又慎了,弄不好,就會失去了應聘機會。 1、收入低沒勁干 這樣的跳槽理由會使招聘者誤認為你很計較個人得失,對工作沒有吃苦精神,把個人利益看得重于理想抱負。在用人者的眼里,這樣的人最多只能臨時聘用,不可委以重任,更談不上合作創業。而且,...
- 6419
-
2 職場勵志故事1646
- 1451
- 1239
- 1229
- 1216
- 1130
- 1108
- 1065
-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