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洗腦,洗腦被人廣泛認知源于傳銷,因此也被當做一個貶義詞來看待。想要了解洗腦的特點,不妨從傳銷里來一窺端倪。在傳銷當中,想要達成洗腦的目的,需要具備以下幾個特征:封閉性,重復性,欺騙性,集體暗示和情感維系。通過這幾個特征我們可以發現,以現代企業而言,想要洗腦成功,近乎于不可能。 例如封閉性,這里既有環境的封閉,也有信息的封閉,但企業無法做到二者兼具。即便企業進行封閉式管理,也無法阻...
筆者作為廣州企業家協會企業文化評審專家,在撰寫提升企業管理者的治理水平和如何深化企業文化影響力的文章中指出:企業文化的滲透和遞進方式,從策動互動到行動構建在內外滿意的橋梁上,相互間作用平衡就在于從MI→BI→TI的過程深化。 企業文化不是虛擬的東西,在企業實操方面融合了企業內外環境的因素,核心的作用正是企業決策者的信念。在許多情況下,體現為企業人組織管理的作風、性格和形象等,都是從相關的形式規范化...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影響了中國二千多年,是中國人為人處事的原則和方法,它塑造人中國人的性格,是有中國特色的思維模式,因其已固化為中國人的文化基因,所以至今還在發揮著重要的影響。班組是企業的細胞,是確保企業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沿,而每個員工又是企業細胞中的基本單元,是班組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是企業活動的最終執行者。在企業的運行過程中,必須通過發揮每一名員工的創造性,激活企業的每一個細胞來實現。所以...
強化認知并建立有責任感的公司文化 “通常我們在討論這樣話題的時候都會提到企業的認知問題。不可否認,現在仍舊有不少企業沒有解決認知問題,但相信競爭環境會讓他們很快看到CSR的必要。另外,很多企業認為做CSR需要花費很高的成本。比如如果是做環保,就要購入足夠好的機器、設備。”貢力說,“其實并非如此,節能減排是管理理念。理念不到位,再好的機器也發揮不了作用。有時候,企業只需要改善管理體系、質量體系、安全...
目前一項研究表明,將辦公室設計成圓形或方形,或者其它能讓員工更容易看見彼此的平面結構,能夠促進同事之間的創意共享和團結協作。但是,座位的安排還要使員工能有一定的隱私。 人們設計各種各樣的小組練習來培養團隊合作、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有時候,這一切完全取決于如何安排他們的座位。 最近,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的Brian Gunia和西班牙德納瓦拉大學的Brice Corgnet,共同進行了一項研究,試圖證明適當的座位安...
想起這個題目,是源于一個朋友在博雅論壇上提出一個觀點,他認為,企業不應該和沒必要過多倡導以人為本,一是不好實施,二也沒必要,企業應該倡導的是“以人才為本”。乍一聽,這個觀點頗似華為倡導的“奮斗者為本”,感覺不是很妥當。但是,看看絕大部分企業(尤其是倡導以人為本)的管理現實就會發現,真正能夠將“以人為本”實實在在落地的還真不多見。這個口號,在很多企業只是喊喊而已,比如,在某地遇到一家企業,廠區里寫著這...
一、企業制度雖不是企業文化的全部,但卻是重要組成部分。 制度不僅是企業文化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而且體現著企業的內在精神,強調企業文化建設,離不開制度建設,制度建設對于企業文化的重要性毋庸諱言,現今我們花大力氣搞制度建設,也是基于這一點。 二、企業制度的內容直接體現了企業文化。 制度中規定了企業整體以及員工個體須遵循的行為、處事規范,從中不僅可以看出企業崇尚什么、反對什么,即企業信奉的價值理念,還能...
這項調研顯示,只有22% - 31% 的中國員工認為他們的同事在工作中付出100%的精力,而僅有3% -4% 的中國員工會將他們所任職的單位作為優質工作單位推薦給他人。 然而,在調研中,75%的中國企業在人才管理最佳實踐上卻比美國企業略勝一籌,如建立員工的忠誠度及對新措施的變革支持、幫助員工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上獲得成長和發展、有效地激勵員工,等等。 研究表明,推動員工敬業度的關鍵因素是企業文化。 中國有高達52%的高敬業度員工...
業界有一句行話:企業文化就是老板文化。出現這種情況并不奇怪,我國很早就有“齊桓衣紫”的故事。老板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固然重要,人們卻容易忽略其中所蘊涵著的另一個邏輯:老板在企業中可以令行禁止,卻萬不能由著自己的性情來。有些個人的生活偏好或許是個人的性格使然,并無大礙。為了培養健康的企業文化,完全有必要忍痛“變性”!這大概算得上是“齊桓衣紫”故事更深一層的寓意。 “齊桓衣紫”的故事出自《韓非子》,書...
- 6419
-
2 職場勵志故事1646
- 1451
- 1239
- 1229
- 1216
- 1130
- 1108
- 1065
-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