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辦公室沖突顯然觸動了人類情緒的死角,該不該道歉?要不要握手言合?都不是白紙黑字的規則或是記過革職的懲戒可以解決的…… 長時間共處一個辦公室,就算面對著冷漠的機械生產線,人與人之間還是會因為升遷、考績、溝通等等互動,而產生一些不愉快。生產的環境尚且如此,講究創意與研發的單位,更加容易因為各自領域的堅持而多有碰撞。 開始工作時,我發現零星的沖突與偶爾的擦槍走火,在辦公室里根本不是什么稀奇的畫面,通常都是...
職場中,外向者善于言辭,深諳人情世故,往往更受歡迎。如何讓內向者在職場中展示自我風采,以下是內向者如何快速修煉成社交達人的方法,讓內向者的職場生涯也有春天。 首先,要接受自己的內向性格。 內向者謹慎、穩重、城府較深,往往做事可靠,亦容易被別人所認可。所以,性格內向者首先要接受自己,認識自己性格上的優勢,在生活、工作中用己所長。 其次,要把別人對你的支配看成是信任,樂意地接受、樂意地做。 經常被人支...
每到節假日或逢年過節,一些公司都會給客戶送上祝福的卡片或短信,有的更會奉上精美禮物一份,這種做法在營銷學上被稱為感情營銷。事實上,在職場經營人際關系中,這一招同樣適用。想想看,如果在你過生日的時候,有人送上祝福,你開不開心?在生病的時候有人送來問候,你會不會感覺到溫暖?尤其是當這些祝福和問候來自一個你意想不到的人,一個你認為只有工作的時候才會打交道的同事,那么這份意料之外的感動就會讓你對對方增加不少...
Your co-workers are judging you. Beneath a veneer of professional collegiality, they're taking note of the mess on your desk, how loudly you chew, even your word choices。 同事們會對你評頭論足。在團隊協作的外表下,你亂糟糟的辦公桌、你咀嚼時的聲音之大、甚至你的措辭都會被同事們記在心里。 Obviously, serious misconduct such as discrimination and harassment can lead to a job loss. But small irrit...
有好多朋友問硅谷公司招工程師的基本流程。作為應聘者, 我試過Facebook, Google, Yahoo, Oracle, 均拿過offer; 作為面試人員, 面試過不下于300余人, 清楚大概流程, 做此短文, 希望對于希望去硅谷工作的朋友, 或正在準備面試的朋友, 或正在設計招人流程的創業公司有所啟發。經驗有限, 如有毗漏, 請指正。 面試機會 在硅谷, 最容易獲得招人的機會是熟人推薦。就是目標公司的某某人是你的朋友, 你讓她給你做一個內部推薦。Face...
1)電子郵件應簡明扼要,既要把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特長講清楚,又不要過于冗長。因為用人單位在網上公布了招聘信息后,求職者一定云集,如果你把郵件寫得太長的話,看信的人不耐心,這封信就算泡湯了。 2)注意不要把簡歷貼在附件里,一是因為郵件太多,有時看郵件的工作人員懶得打開;二是因為當前電子郵件病毒流行,許多用人單位不愿打開電子郵件的附件。 3)要注意把簡歷轉化為文本文件,不要出現字詞及語法類的錯誤。 4)不要同時在...
假學歷、假證書、假榮譽等并非是敲開就業大門的救命稻草,假的終究長不了,反而只會毀了自己的前程。 羞怯心理: 在求職現場丟下自薦書就跑,面對招聘者結結巴巴、面紅耳赤,這樣的人很難受到用人單位的賞識。 依靠心理: 一些大學生缺乏獨立意識,外出找工作總喜歡與父母、同學相伴,或一幫學友共同應聘同一單位,希望日后相互照應,這種無主見的畢業生一般不會被用人單位錄用。 仕途心理: “學而優則仕”,覺得當官才是正...
新職業層出不窮,老職業越老越吃香。人才市場的競爭永遠激烈,其間有多少是最受職場人士關注、三千寵愛集一身的職業?未來幾年的金牌職業有哪些?我們的金牌職業、俗稱的“金飯碗”具有以下特征:含金量高、收入多、發展前景廣闊、有相當的社會地位、相對穩定,身上聚集了無數艷羨的眼光,讓眾多職業人士產生心跳加速、眼熱嘴饞等連鎖反應。本刊經過市場調查并綜合專家的分析,預測出未來幾年的十大金飯碗。 金飯碗一:理財規劃師 ...
求職季節,大多數知名企業會到各地的大學去舉辦宣講會,所謂宣講會,就是企事業單位在校園開設與招聘相關的主題講座,向招聘對象傳達企業的情況、人力資源政策、校園招聘的程序和職位介紹等信息。一般來說,企業宣講會不會四處撒網,而是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城市和高校舉行,因此,高考時選擇在哪些城市、哪些高校上大學,就意味著4年后的就業機會大有不同。 在大學生中知名度最高的求職網站之一——應屆生求職網,日前授權《中國青...
鋪天蓋地的招聘會、宣講會也在大學校園里隨處可見。這些舉行招聘會和宣講會的公司中,最多的就是跨國公司了,這也是大多數學生就業的首選。 跨國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不再是物力和財力的競爭,更多是人才方面的競爭。那么,在人才爭奪方面,跨國企業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力呢?他們對人才選擇的標準又是什么? 推出的“2006中國最具影響跨國企業”的評選活動也非常關注跨國公司對于年輕人才的影響力。 知道自己要什么 為什么有的人進了...
- 6419
-
2 職場勵志故事1646
- 1451
- 1239
- 1229
- 1216
- 1130
- 1108
- 1065
-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