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工作分析成為“過去時”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在初學英語中,我們經常會提到“過去時”,“現在進行時”和“將來進行時”等語法。同樣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工作分析的結果也常常因為在不合適的操作中被自動加上“過去時”的語態,而成為歷史的文檔。
在眾多的管理咨詢項目中,因為“工作分析”具有特殊地位,所以當企業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改造的過程中,投入大量的資源,整理內部的職位描述書與任職說明書。
結果,當所有的此項工作完成后,最終的結果就是一堆文檔。而且時常因為市場的變化,職位的調整,導致了原有的文檔已經不適用了。至此,工作分析的工作不得不讓老總們認為是多此一舉,浪費資源。
從表面上看,問題是出在工作分析的上面,因為工作分析的結果落伍于市場的變化,已經不適用了。但究其原因,在工作分析開始之前,錯誤就已經開始了,因為工作分析的導向只是目前的工作崗位的說明。只能說是把目前的崗位闡述一遍。出來的文檔當然也就是相對于現在的過去時了。這并非是工作分析這個過程的錯誤。
錯誤的根源在于最重要的企業戰略問題沒有真正落實在工作分析的過程中,只是目前的各職位的說明。
所以,在工作分析的初期,必須對企業的戰略做短期或長期的定位,把戰略目標做一一的分解,形成部門的戰略目標,部門主管在此基礎上,再深入分解成為員工的職位描述書和任職說明書。在分解過程中,需要各個環節間不斷的溝通。只有把分解后的職位描述書和任職說明書,與目前的員工的工作狀況進行比對,并循環修訂,才能形成具備合適的“現在進行時”或是適合長期發展的“將來進行時”的工作分析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