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30 秒的時間在陌生場合中鎮住全場的方法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在描述演講時,人們喜歡用氣場強大和內心強大的詞匯。其實這么描述不準確,因為這些本身就是結果,不是對具體表現和做法的描述,不能揭示原因。所以,當我們向要講話的人建議:你要氣場強大、你要內心強大!這等于什么也沒說。因為誰都知道要氣場強大,他們想知道的是怎么做才氣場強大。
我們應該怎么看呢?其實我們要看:當眾說話的人具體做了什么,或者沒做什么,所以就氣場強大了。我們一定要觀察到那些可見到、可聽到的具體的動作和行為。
那么我具體說幾個:
1、堅定有神的目光。直視對方,少眨眼,不游移。
2、伴隨著堅定的目光的,是沉靜的停頓。尤其是讓聽眾靜下來聽你,你要為現場制造要有足夠長的靜謐,并堅定看著大家,讓自己的話語從安靜中突然響起:讓我來說一件對你(們)很重要的事情……
3、聲音響亮,沉穩不急促。
以上三個,同時使用。那就有點象巴頓將軍的講話吧,對,就是那個樣子。即使是柔弱的女生,講話也會變得有力。
題目說“如何鎮住對方”,那么面容上是不能淺笑的。至于鎮住對方的原因,以及是否合理并符合道德,我們這里不談。需要提醒的是,在多數的商務場景下,鎮住對方并不是好的溝通方式。因為那將意味著你接下來的說話必然是“單向宣講”。也許“鎮住對方”的想法的真實意圖是“給聽眾足夠的警醒”。好,警醒之意是可以的,以上三個方法可照用。
演講需要多長的時間歷練?我們可以這么看:一個20年商務生涯的人士,可以達到自如講話且有感染力的狀態,原因通常就是在這20年里經歷的500場(假設500場)公眾講話獲得的經驗。那么一個年輕人如果用3年時間內經過專業的“刻意訓練”,是否可以達到前者的8成功力呢?事實上是可以的。如果經過“得法”的“刻意訓練”,年輕人不必經過20年的歷練,而是3年,就可以擁有很好的講話技術。事實上,3個月的刻意訓練,就有很明顯提升了。
Raymond Wang
我在商業會議中經常碰到那種很短時間內就能鎮住人的所謂“阿爾法男”,氣勢、頭銜、衣著、聲音都有作用。但長期接觸下來還能保持好感的比例其實不高,很多都是傲慢自大、名不符實的家伙。
如果內力不夠,30秒把陌生人鎮住了,過后反差太大,對方會更加失望,甚至對你的品質有負面評價。和陌生人見面,不要想著如何用氣場鎮住人家,禮貌、友好、衣著得體就行。如果想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的經驗是不要說空話套話大話,盡量開門見山。
不過公眾演講是另一回事,和演戲比較像,楊天穎的答案挺有道理。
王順
Last night, I had a dream about blablablabla⋯⋯
(大概說個20秒左右,說話的時候雙手互握,就是喬布斯那個經典動作)
(然后話鋒一轉)
However, I found my penis got 30cm this morning! Can you believe that?! I mean 30cm!
(注意兩個“30cm”都要重讀,而且眼神要堅毅,同時可以順勢把手攤開,手心向上,與肩同寬即可)
30秒鎮住對方!男女通吃,老少皆宜,不限人數,妥妥的!
樓主這個問題實在是太可愛了,忍不住想惡搞一下。。。。
說正經的,我覺得30秒鎮住別人的可能性真的基本為0啊,互聯網時代,大家什么市面沒見過啊,什么優秀的演講沒看過啊,喬布斯和老羅的演講網上都瘋傳的,而且還有個TED常年在更新演講。。。總之,大家都不是土鱉,想30秒鎮住別人,太不切實際了哇
馮沁原
三殊勝:
1. 前行發心殊勝:先要有發心,自己為什么要鎮住對方,發心越大,效果越好。
2. 正行無緣殊勝:要有信心和意志力,做到不被他緣所擾。
3. 結行回向殊勝:每次做事都要把自己的收獲回向給大家和身邊的人。
Lois
提高自身業務水平,這個上去了你外表再歪棗裂瓜人家都由衷佩服你。
一桶水不響,半桶水晃蕩,多干實事,少想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