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招兵”難 四處“撒網”招募兼職補缺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當整個保險行業都在對“增員難”這個非一時半會兒能解決的問題撓頭時,有保險公司已經開始祭出“曲線救企”的新招了,這個“曲線”就是保險業務的兼職崗。
通過兼職這個相對更有吸引力的職位,保險公司可以招募不少“自由人”,這其中肯定不乏在未來將保險兼職轉為全職專職的可能性。
如此來看,保險兼職倒是可以作為險企“招兵買馬”的一條坦途。
兼職招聘
一次機會也不放過
在招聘網站上,公司欄輸入“保險”便搜索出多個國內知名大型險企的招聘啟事。而以“保險”“兼職”做篩選條件時,有兩家保險公司浮出水面,分別為中資、外資合資公司各一家。
按照這兩家公司的聯系方式,某日上午,《證券日報》保險周刊記者托一個親友試投了簡歷;出乎意料的是,當天下午該親友人士便“幸運”地接到了上述這兩家公司的面試通知電話。盡管對接到面試電話早有心理準備,但保險公司如此之高的反應效率,還是讓記者出乎意外。
中資公司的面試通知電話中,一位自稱某銷售高級經理助理的女士告知記者的親友,簡歷已通過篩選,通知他周末上午去參加公司的產品宣講會,隨后進行面試。
但當記者親友提醒她,自己的意向為保險兼職時,該女士先是有點出乎意料地停頓了一下,但隨后表示,可以按正常流程先安排面試,再在面試中與主管協商,看看兼職能否行得通。
記者親友詢問是否需攜帶何證件時,該女士只是表示,面試需著正裝。
不過由于時間沖突,記者的親友最后只選擇了外資公司去面試,從而未能如約去前述中資公司面試。面試時間過后,前述公司的該女士接連打了兩個電話給記者親友,對爭取其參加面試仍未放棄。
而了解到記者親友參與到前述合資公司的面試過程,更是讓記者體會到保險公司在招募新兵時的“熱情”之高與“鍥而不舍”的精神。
記者的親友當天下午收到來自這家合資公司的兩通面試電話,不過隨后由于未收到對方關于面試時間、地址的短信,因而錯失了面試。隨后在面試時間過后,對方也再次致電親友,不過由于錯失了電話,因而該電話并未接通。
就在記者以為親友與該公司“無緣”不會再接到電話時,過了幾天,該公司的聯系人之一再次致電親友,聽記者親友表述未收到短信因而未能去面試時,對方表示可能是人事在通知時遺漏了,并詢問是否依舊方便進行面試,記者親友同意了面試。
三番幾次的電話詢問,足見保險公司在招聘時下的功夫之深,以記者親友僅投遞簡歷的上述兩家公司的面試電話經歷就可以不夸張地說,增員日益艱難的情況下,保險公司如今可謂不放棄任何一個潛在的業務員,能增一人是一人。
專業、年齡、學歷
應聘兼職者背景差別大
經歷幾番波折后,記者的親友進入其中一家公司的面試流程,記者也陪同親友來到面試地點。正是在這個過程中看到應征者專業背景、年齡、學歷差距之大,讓記者對保險公司的“增員難”有了直觀的感受。而在面試過程結束后,一位有過保險從業經歷的面試者對記者表示,有一些的驚喜,主要在保險公司對于合規的態度上。
根據記者的粗略統計,在當天接受該公司保險兼職業務員面試的人數保守計算也有20個,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保險兼職相對專職全職似乎更受歡迎。短短一小時之內,知情人士了解到的幾位保險兼職“候選人”在學歷、年齡、專業等個人背景經歷上有極大分別。
在與幾位面試者有所交流后,記者了解到,這些人中有馳騁于各行業的專職銷售員、有物流公司的業務員、有實業公司的技術員、甚至不乏在航天科技做衛星測試的高技術人才;而學歷除了較多數的大專、本科之外,也不乏少數的碩士研究生學歷、高中學歷等;應聘者的年齡,更是從26歲至44歲不等。
保監會于去年4月份發布《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監管規定(征求意見稿)》,將報考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的資格由高中提高至大專。而至于上述高中學歷的應聘者面試結果如何,是否進入到下一階段的培訓,尚未可知。
據稱,面試官介紹該公司此次組建兼職培訓班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為更多已經工作的人提高收入,一個是寄希望于更多人了解保險,以使得這些兼職者中將來會有一部分人轉成專職全職保險從業人員。
保險公司通過設立兼職人員崗位并不惜在前期花費較大成本對其進行培訓,上述的兩個目的透露出其在戰略上的一些蛛絲馬跡,即實現另一種途徑的增員。何況在這個過程中,保險公司做的也并不是完全“賠本”的買賣,因為兼職人員不會有責任底薪,一旦其成功展業,保險公司便能節約這部分“養家”的成本,坐收兼職人員的業績。如此一看,保險公司輾轉設立兼職崗位,也就有了動力。
據面試官介紹,最近一次的保險營銷員資格考試將于9月12日舉行,而此次該公司的兼職培訓班的一部分課程即是針對此次考試進行的。
招募盡力堅守合規
盡管在招聘新人時有上述問題在內的種種困難,但根據前述有保險從業經歷的面試者表述,已能感受到,保險公司仍在盡力堅守保監會主導下的各項政策的合規。
據該面試者表述,面試時合規文件的簽署一個不少。除了基本信息的保證外,對于不會進行《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監管規定(征求意見稿)》中“13種誤導行為”的保證承諾、對于上述《規定(征求意見稿)》第七條中符合從業資格的保證等在內的條件,均專門設立了協議,需應聘者簽署。
其次是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一直強調,各位欲做保險兼職的面試人員,必須保證80個小時的崗前培訓,沒有回旋的余地。面試官在談話中,一再跟各位應聘者確認此點,并希望得到各位的肯定答復。
而這正是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的《保險營銷員管理規定》第三十九條規定的,“保險營銷員首次從事保險營銷活動前,應當接受累計不少于80小時的崗前培訓?!?/p>
這就意味著,即使是兼職,但對于不能保證參加80小時培訓的應聘者,該公司也不會考慮給予面試通過參加培訓的機會。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記者了解到,面試者當中有人有可能會出現缺勤的情況,其還專門為此私下詢問該公司人員是否有變通的可能,因為按照該公司面試官的說法,這種情況將無法被接受。據稱,該公司的面試官對此的回應先是面露難色,但最后仍表示,這個(不夠80小時崗前培訓)問題不太大,別差太多就行。
業務員言行有待規范
保險公司整體更趨合規的同時,部分業務員的言行仍有待規范。根據親友的面試過程錄音,記者發現存在于基層業務員中的某些“擦邊”行為。
如在涉及償付能力充足率的問題時,該公司的業務人員將這個概念解釋為,全部保單均發生理賠時,保險公司能賠付的次數。按這位業務員的說法,如險企的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00%,就意味著這家公司的資本足以支付雙倍與全部保單發生理賠時的總保險額,這顯然是不準確的。
按照2008年9月1日起施行的《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償付能力是指保險公司償還債務的能力,而償付能力充足率即資本充足率,是指保險公司的實際資本與最低資本的比率;實際資本,是指認可資產與認可負債的差額;最低資本,是指保險公司為應對資產風險、承保風險等風險對償付能力的不利影響,依據中國保監會的規定而應當具有的資本數額。
另外業務人員在招募新兵時,言語在肯定自己公司之余,仍透露著對其他險企的負面評價。而根據《保險營銷員管理規定》第三十六條明確規定,保險營銷員從事保險營銷活動,不得有利用行政處罰結果或者捏造、散布虛假事實,詆毀其他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或者個人的信譽。